喝酒不上脸更伤肝
在酒桌上我们经常会看见有些人喝了一点点酒就会脸红,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喝酒“上脸”,还有些人则恰恰相反,不管喝多少酒都面不改色,究竟哪种情况对肝脏的伤害更小点呢?
肝病专家指出:喝酒脸红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喝酒脸红是酒精导致的,其实不然,是乙醛引起的。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而脸部毛细血管扩张才是脸红的原因。所以,喝酒脸红的人意味着能迅速将乙醇转化成乙醛,也就是说他们有高效的乙醇脱氢酶。不过,我们不能忘了还有一种酶——乙醛脱氢酶。
喝酒脸红的人只有前一种酶而没有后一种酶,所以体内迅速累积乙醛而迟迟不能代谢,因此会长时间涨红了脸。不过1~2个小时后红色就会渐渐退去,这是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将乙醛转化成乙酸,然后进入TCA循环而被代谢。
肝病专家称:喝酒脸白更易伤肝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喝酒脸红的人其实不容易伤肝脏,而喝酒脸白的人特别容易伤肝脏。红脸的人大家一般少劝酒,因此喝得少,酒后发困,睡上15~30分钟就又精神抖擞了。而白脸的则往往不知自己的底线,在高度兴奋中饮酒过量,直到烂醉。他们体内的酒精由于没有高活性的酶处理而发生积累,导致肝脏损伤。酒精性肝损伤一般只发生在这些人身上。红脸的人可以连续几餐(即便是喝吐了)喝酒,而白脸的人需要更长的时间休息,因为酒精的代谢需要一两天的时间。
脸越喝越白怎么回事?
那么,喝酒比较厉害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人往往越喝脸越白,到一个点突然不行了,烂醉如泥。这是因为这样的人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均没有,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慢慢氧化(因为P450是特异性比较低的一群氧化酶)。那么,这样的人为什么会给人很能喝酒的感觉呢?这是因为他们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个头越大感觉越能喝酒。在正常情况下,酒精浓度超过0。1%他们才会昏迷,对大多数南方人来说是半斤(250克)白酒,而北方人由于体型大,可以喝到8两(400克)到1斤(500克)白酒。如果是脸越喝越白型的人,喝酒时最好不要超过半斤,不然有急性酒精中毒的可能性。
如果一个人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脱氢酶会怎样呢?他就是传说中的酒篓子。如何判断他是不是酒篓子呢?看是不是大量出汗。因为如果两个酶都是高活性,酒精会迅速变成乙酸进入TCA循环而发热,所以会大量出汗。碰到这样的人你只能自认倒霉,就是十个八个正常人也斗不过他。好在这样的人不多,大概在十万分之一左右吧。
肝病专家提醒:不管酒量如何,长期酗酒对肝脏的损伤总是存在的,为了身体的健康,尽量少饮酒,因工作需要而不得不长期饮酒的人,最好能定期到医院检查肝功能,以及时掌握肝脏变化动态。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谨防肝脏损伤 酒精肝脂肪肝10123
- 02. 远离酒精肝的五要素7851
- 03. 年关将至注意预防酒精肝9734
- 04. 如何做才能预防酒精肝呢8728
- 05. 长期饮酒,谨防酒精肝9824
- 06. 夏季莫贪杯,谨防酒精肝上身9587
热门阅读
- 01. 男性乙肝患者应注意哪些?
- 02. 治疗肝腹水应选择哪家医院?
- 03. 春季来临,甲肝疫苗怎么打
- 04. 酒精肝如何预防才更有效?
- 05. 甲肝的防治
- 06. 熬夜一族要防肝癌
- 07. 全国肝纤维化防治合作项目落户运城
- 08. 乙肝患者平时如何正确护肝
- 09. 治疗肝癌有哪些偏方?
- 10. 当心感冒掩盖乙肝!
图片推荐
丙肝有哪些危害?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目前56人经初筛检测阳性,经采集其中16人进行核酸检测,13人为丙肝病毒阳性。据了解,此次感染的人以儿童居多,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某个
肝病会引起脱发吗?
网友咨询:我有肝病很多年了,最近发现脱发很厉害,每天都会掉很多,这跟肝病有关系吗?肝病会引起脱发吗?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解答。 肝病会引起脱发吗?专家指出,肝病一般不会
乙肝抗病毒需要联合用药吗?
乙肝抗病毒需要联合用药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根本,很多患者在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用药,有的说需要打干扰素,有的说需要口服用药,还有的说联合用药效果才好,那么乙肝抗病毒需要联合用药
河南首个慢性肝病预防与控制院士工作站落户省医
2月27日上午,我省首个慢性肝病预防与控制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李兰娟院士,省卫计委、省科技厅等相关负责人共同揭开了院士工作站的红盖头。 李兰娟教授是我国首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肝硬化与肠道菌群有关
我们在临床发现,很多肝硬化患者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硬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的科学家团队,从肠道菌群研究着手,通过大量基因组学研究,揭开了肠道菌群紊乱对肝硬
妈妈为救“绝症”孩子捐肝 婴儿成功接受肝移植
二胎宝宝出生不久,就被发现患有不治之症先天性胆道闭锁,活不过两岁。来自河南信阳市农村的一对90后父母,不顾长辈反对,毅然决定割肝救子。昨日,记者在医院见到已换上母亲肝脏的宝宝,其持续半年的黄疸终于消退
长期乏力小心肝出了问题
乏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脾不好的人容易乏力,但是这种乏力容易恢复。调养一段时间,疲劳感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如果长期的感到乏力,就要考虑是否肝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肝主筋,筋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