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酗酒者,谨防酒精肝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10168次
肝病专家指出,酒精肝的形成与酒精度数有关。一般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克酒精,女性更少。40克酒精约相当于白酒3两左右、啤酒2瓶左右。如果每周有3至5天饮酒量超过40克,持续喝上5年,酒精肝、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
长期喝酒引发酒精肝案例:
病例1:老张51岁,是一家企业的营销人员。工作以来,他就经常陪客户喝酒,酒龄已有30多年。去年初,他发现自己肚子有些胀,身上的一个小伤口很长时间都止不了血。到医院检查,他已经是晚期的酒精性肝硬化(酒精肝)。与疾病抗争了一年后,最近去世。
病例2:李某,嗜酒,37岁,某公园的保卫人员。他每天都要绕着公园巡视一圈,去年初开始,他却发现每天都走这一圈竟需要歇好几次,30多岁的人连一公里的路都走不下来。到医院一检查,发现已是严重的酒精性肝硬化。
预防酒精肝的措施:
首先应该戒酒,酒精性肝病的早期阶段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变程度与饮酒,尤其是烈性白酒的总量呈正比,但在完全戒酒2-4周后可有肝脏组织学和肝功能的明显改善,故对于酒精性脂肪肝,积极成功的戒酒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其次,在饮食和营养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为原则。专家说,肝病患者应适当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宜少而精,鱼、瘦肉、鸡蛋、豆类、乳类都是较理想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可交替选用;供给足量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及矿物质的最好食物来源;适当限制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应注意控制钠盐的摄入量,给予少盐或无盐饮食,限盐的同时应同时限制给水量,以免加重腹水和浮肿。
最后,专家说,酒精性肝病患者还应注意休息,限制过多的活动。
上一篇:酒精肝不是男士的专利
下一篇:男性健康饮酒策略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应酬男该如何预防酒精肝?10330
- 02. 如何预防酒精肝 多吃四类蔬果8662
- 03. 不想伤肝就别喝酒!10254
- 04. 预防酒精肝的偏方—橘子7673
- 05. 警惕酒精性肝硬化9884
- 06. 预防酒精肝 喝酒前注意点什么7581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