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的危害不亚于乙肝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244次
● 出现脂肪肝表明肝脏正在受损机体代谢异常
● 脂肪肝成第一大肝病长期发展可导致肝硬化
从天津市首家脂肪肝专科门诊——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获悉,该门诊自去年11月18日开诊以来,已接诊脂肪肝患者300余人次,为100余位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门诊统计显示,就诊患者中,男性明显偏多,占70%,女性只占30%;30至60岁患者占比例最大,高达78%,15至30岁年龄段人群占16%,60岁以上老人占6%;脂肪肝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龄最小的仅12岁。
“随着人们对脂肪肝认识的提高,到脂肪肝门诊就诊者越来越多。但目前公众对脂肪肝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仍有大量患者未及时就医。脂肪肝门诊统计显示,超过50%的患者是因出现了肝区胀满、肝区疼痛、两肋肋区不适、乏力、腹胀等症状才来就诊的;有59%的患者就诊时已转化为脂肪性肝炎,肝功能受损较重,并且有两位患者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情况严重。”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主任和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宓余强主任医师说,我国脂肪肝发病近年来迅猛上升,综合一些城市的调查结果,我国普通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已超过乙肝,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脂肪肝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一旦发生,说明肝脏健康正在受损,机体代谢功能已出现异常,健康亮起红灯。若任其发展,不仅会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严重损伤心脑血管健康,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威胁生命。
90%脂肪肝患者偏重肥胖
中青年男性高发尤应注意
根据病因不同,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前者主要与超重、营养过剩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有关,是我国脂肪肝的最主要类型,约占全部脂肪肝的80%以上,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后者顾名思义,由长期酗酒所致,病因明确,治疗的关键就是严格戒酒。
在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就诊患者中,也体现出了类似发病特点:非酒精性脂肪肝约占83%,酒精性脂肪肝仅占17%;90%的患者体重超标(其中47%为偏重,43%属于肥胖),有52%的脂肪肝患者存在血糖代谢异常,28%同时有高血压,35%有血脂异常。
“我国脂肪肝近年来发病之所以快速增加,与人们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及甜食摄入增多,吃粗粮、蔬菜减少,多坐少动体力活动大幅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密切相关。工作忙、应酬多、缺乏体育锻炼,爱吃大鱼大肉、油炸食品等,体重超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都会影响肝脏摄取、转运脂类物质的脂代谢过程,使脂肪逐渐堆积在肝脏,导致肝脏‘发福’。” 宓余强表示,中青年人群尤其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不良生活方式较多,超重者也多,因而脂肪肝多发。儿童青少年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脂肪肝发病明显低龄化,初中生、高中生脂肪肝患者屡见不鲜。
脂肪肝危害不亚于乙肝
即使没症状也要积极治
“大量脂肪肝患者不到医院看病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觉得‘脂肪肝不是病,不碍吃、不碍喝,自己又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可以不管它’。其实,这种认识非常错误。”宓余强说,近些年,随着脂肪肝发病的快速增多,医学界对该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大量研究现已证实,脂肪肝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不仅是病,而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其危害不亚于乙肝。
这是因为,过多脂肪积蓄于肝脏,影响肝脏血液和养分供应及自身代谢,肝细胞会逐渐发生肿胀、炎症浸润、变性坏死,损伤肝功能,导致脂肪性肝炎。这种情况若长期发展,就会造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极大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有资料显示,约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约1.5%至8.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进展为肝硬化,此过程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与患者病情和体质有关。除可导致肝硬化外,脂肪肝还会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狼狈为奸”,引起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
轻度脂肪肝往往没有症状,发展至一定阶段,患者会出现肝区胀满、疼痛、两肋肋区不适、乏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等不适,但不少中期、晚期甚至已有早期肝硬化的患者依然无明显症状。所以,绝不能单凭症状判断脂肪肝病情的轻重,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治疗。
饮食运动不当会加重病情
脂肪肝治疗很强调个性化
“有些患者虽然知道脂肪肝的危害,也知道要积极治疗,但却采取了不正确的饮食、运动方法,结果反而使病情加重。”宓余强说,饮食、运动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如患者应减少食物摄入总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粗粮、蔬菜、水果的摄入,加强有氧运动等。但如果节食、运动和减肥过度,不仅难以达到目的,反而还会影响肝脏脂代谢,使病情加重,一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还容易因此出现危险。
脂肪肝治疗非常强调个性化。饮食、运动、药物是治疗的三个环节,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要因人因病而异,一人一方。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计算出其每天应摄入的食物总量,并按营养搭配原则分配到三餐,制定具体的健康食谱;依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制定合理运动方案,量化每周运动次数、运动时间及强度;根据患者彩超、转氨酶等检查指标,制定药物治疗对策。此外,还建立了随诊制度,定期回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督患者执行,以切实达到治疗效果。
● 脂肪肝成第一大肝病长期发展可导致肝硬化
从天津市首家脂肪肝专科门诊——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获悉,该门诊自去年11月18日开诊以来,已接诊脂肪肝患者300余人次,为100余位患者建立了健康档案。门诊统计显示,就诊患者中,男性明显偏多,占70%,女性只占30%;30至60岁患者占比例最大,高达78%,15至30岁年龄段人群占16%,60岁以上老人占6%;脂肪肝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年龄最小的仅12岁。
“随着人们对脂肪肝认识的提高,到脂肪肝门诊就诊者越来越多。但目前公众对脂肪肝的认识程度还远远不够,仍有大量患者未及时就医。脂肪肝门诊统计显示,超过50%的患者是因出现了肝区胀满、肝区疼痛、两肋肋区不适、乏力、腹胀等症状才来就诊的;有59%的患者就诊时已转化为脂肪性肝炎,肝功能受损较重,并且有两位患者已发展到肝硬化阶段,情况严重。”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主任和该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宓余强主任医师说,我国脂肪肝发病近年来迅猛上升,综合一些城市的调查结果,我国普通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已超过乙肝,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脂肪肝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一旦发生,说明肝脏健康正在受损,机体代谢功能已出现异常,健康亮起红灯。若任其发展,不仅会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严重损伤心脑血管健康,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威胁生命。
90%脂肪肝患者偏重肥胖
中青年男性高发尤应注意
根据病因不同,脂肪肝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前者主要与超重、营养过剩和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有关,是我国脂肪肝的最主要类型,约占全部脂肪肝的80%以上,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后者顾名思义,由长期酗酒所致,病因明确,治疗的关键就是严格戒酒。
在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就诊患者中,也体现出了类似发病特点:非酒精性脂肪肝约占83%,酒精性脂肪肝仅占17%;90%的患者体重超标(其中47%为偏重,43%属于肥胖),有52%的脂肪肝患者存在血糖代谢异常,28%同时有高血压,35%有血脂异常。
“我国脂肪肝近年来发病之所以快速增加,与人们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及甜食摄入增多,吃粗粮、蔬菜减少,多坐少动体力活动大幅减少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多密切相关。工作忙、应酬多、缺乏体育锻炼,爱吃大鱼大肉、油炸食品等,体重超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性疾病都会影响肝脏摄取、转运脂类物质的脂代谢过程,使脂肪逐渐堆积在肝脏,导致肝脏‘发福’。” 宓余强表示,中青年人群尤其男性,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不良生活方式较多,超重者也多,因而脂肪肝多发。儿童青少年受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脂肪肝发病明显低龄化,初中生、高中生脂肪肝患者屡见不鲜。
脂肪肝危害不亚于乙肝
即使没症状也要积极治
“大量脂肪肝患者不到医院看病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觉得‘脂肪肝不是病,不碍吃、不碍喝,自己又没有任何不适感觉,可以不管它’。其实,这种认识非常错误。”宓余强说,近些年,随着脂肪肝发病的快速增多,医学界对该病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大量研究现已证实,脂肪肝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它不仅是病,而且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还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其危害不亚于乙肝。
这是因为,过多脂肪积蓄于肝脏,影响肝脏血液和养分供应及自身代谢,肝细胞会逐渐发生肿胀、炎症浸润、变性坏死,损伤肝功能,导致脂肪性肝炎。这种情况若长期发展,就会造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极大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有资料显示,约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约1.5%至8.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进展为肝硬化,此过程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与患者病情和体质有关。除可导致肝硬化外,脂肪肝还会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狼狈为奸”,引起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病。
轻度脂肪肝往往没有症状,发展至一定阶段,患者会出现肝区胀满、疼痛、两肋肋区不适、乏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等不适,但不少中期、晚期甚至已有早期肝硬化的患者依然无明显症状。所以,绝不能单凭症状判断脂肪肝病情的轻重,一旦确诊就应积极治疗。
饮食运动不当会加重病情
脂肪肝治疗很强调个性化
“有些患者虽然知道脂肪肝的危害,也知道要积极治疗,但却采取了不正确的饮食、运动方法,结果反而使病情加重。”宓余强说,饮食、运动是治疗脂肪肝的重要环节,如患者应减少食物摄入总量,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增加粗粮、蔬菜、水果的摄入,加强有氧运动等。但如果节食、运动和减肥过度,不仅难以达到目的,反而还会影响肝脏脂代谢,使病情加重,一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还容易因此出现危险。
脂肪肝治疗非常强调个性化。饮食、运动、药物是治疗的三个环节,如何科学合理运用,要因人因病而异,一人一方。市传染病医院脂肪肝门诊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等,计算出其每天应摄入的食物总量,并按营养搭配原则分配到三餐,制定具体的健康食谱;依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等,制定合理运动方案,量化每周运动次数、运动时间及强度;根据患者彩超、转氨酶等检查指标,制定药物治疗对策。此外,还建立了随诊制度,定期回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监督患者执行,以切实达到治疗效果。
上一篇:10%的脂肪肝患者查出丙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何来如此多的脂肪肝?8296
- 02. 脂肪肝的运动疗法7042
- 03. 预防脂肪肝严守4守则 脂肪肝的食疗方法6要点7444
- 04. 脂肪肝幕后六大“黑手”7524
- 05. 脂肪肝盯上春节应酬族7142
- 06. 脂肪肝患者应该猛吃蔬菜吗?7276
热门阅读
- 01. 别让自己走进脂肪肝!
- 02. 主要的肝硬化的病因有哪些
- 03. 肝病患者切勿熬夜守岁 节假日期间充足睡眠很重要
- 04. 肝腹水患者的好粥之道
- 05. 干细胞的治疗费用是多少?
- 06. 小三阳的四个治疗措施
- 07. 酒精肝会传染吗?
- 08. 脂肪肝患者适度吃肉有好处
- 09. 脂肪肝易诱发恶性肝病 抵制5大美食防治脂肪肝
- 10. 乙肝治疗的四座迷宫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分娩方式?
生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是每一个女性的心愿,而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更是如此。那么,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分娩方式?乙肝孕妇选择哪种分娩方式较为安全?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乙肝孕妇应如何选择
跟踪“乙肝歧视”第一案:“乙肝”携带者的难题
张先著肩负着众多“战友”的希望。 周伟的法律援助,使他得到了众多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尊敬和感激。不必知道他们的名字,不必看到他们的面孔,“肝胆相照”网站的网友们形成坚固的联盟,为维护1.2亿乙肝病毒感染者
孕妇能接种乙肝疫苗吗?
众所周知,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乙肝的最有效的方法,体内没有乙肝抗体的人都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那么,孕妇能接种乙肝疫苗吗?孕妇接种乙肝疫苗对胎儿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
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导致小便发黄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病理上导致的,有的是因为生理上导致的,具体哪些原因会导致小便发黄,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解答: 1.水喝少了引起的尿黄,尿液浅黄是因为尿
部分白领运动太盲目 拼命减肥竟减出脂肪肝
健身已成为沪上白领的生活方式,五成白领每周锻练,与此同时太随意或太过度也成为白领运动最突出问题。目前,仁济医院正与上海体育大学合作,酝酿推出体适能测试和运动管理项目,为白领运动体检。 两成白领盲目运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提起肝病,很多人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但临床上,我们也常遇到因服药不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最近,我们科就收治了一位因服中药不当,诱发亚急性肝衰竭的64岁女性患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因乙肝治疗、护理不当,是可以向肝硬化转化的,故在临床“乙肝转肝硬化如何确诊”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呢?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专家表示:乙肝转肝硬化,大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