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耐药管理的“三部曲”
内外环境双夹击,乙肝病毒变异没商量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到:“进化”关键三要素是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在这三者的洗礼下,直接导致物竞天择,新旧交替。人从“猴子”进化到“文明生物”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变异”,人类至今仍整日就在找香蕉、抓虱子、撅着个红屁股四处闲逛。由此可知,变异并不可怕,世界上任何生物都会产生变异,这只是“进化”过程中必经的一步。
乙肝病毒是非常容易发生变异的。出于“传宗接代”的目的,乙肝病毒自我复制的速度非常快,大约每天可以生产1011-1013个病毒体后代。但是在生产期间由于没有质量检验员给乙肝病毒把质量关,因此疯狂复制的乙肝病毒经常发生错误的氨基酸配对,平均每10,000个碱基对可发生一个核苷错误,这些跟原来病毒“长得不完全一样”的病毒就发生了“变异”。因此,病患体内的乙肝病毒越多,复制越快,变异也越多。
虽然乙肝病毒的变异率比其他DNA病毒要高数万倍,但这些“变异”绝大多数不在关键位置上,这种自然变异的生物学意义不大,属于“变自己的异,让别人说去吧”的“自娱自乐”行为。
除了自然变异外,药物攻击或免疫系统抑制会导致乙肝病毒更容易发生变异,而且变异很可能发生在关键位点上。如果是针对药物攻击产生的变异,就会导致耐药,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变异都会导致耐药,但耐药一定是变异导致的。
病毒变异“闹革命”,推翻药物高压成耐药
乙肝病毒虽然很小,却包含着“五脏六腑”,包含着好几个“区域”。其中,P区是目前几个核苷酸类似物的“兵家必争之地”,它们通过抑制P区聚合酶的合成达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目的。
乙肝病毒深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道理,面对口服抗病毒药物对P区关键位点高密度、高频率的集中打击,乙肝病毒虽然不能直面迎敌,但聪明地采取了避其锋芒,改头换面的迂回政策。当一种药物长期“作用”于P区部位后,乙肝病毒“野生株”迫于“适者生存的压力”导致变异的发生。变异后的乙肝病毒会对药物结合的亲和力下降,甚至不能结合,结果药物就失去了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耐药,而此时的乙肝病毒则称为“耐药株”。
北京地坛医院的蔡皓东教授认为“乙肝病毒发生耐药是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就像我们在劳动时经常握锄把的手会磨出茧子,走路时脚和鞋子磨擦的部位会长出脚垫。”任何口服核苷酸类物都会发生耐药,只是发生的时间早晚而已
阻止病毒变异是不现实的,管理耐药的明智选择就是定期检测,尤其是在抗病毒开始后的24周(半年)时尽早加药,掌握病毒变异的第一手情报并及时采取措施,有利于解决耐药问题。
耐药升级三阶段,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把钥匙一把锁,有问题自然也有解决方法。虽然耐药在乙肝治疗过程中是个问题,但它可防可治,医生已经有很多方法和经验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耐药也是一个“进化升级”的过程,从初级的“基因变异”,逐渐演变成中级的“病毒学耐药”,最终修炼成了的“临床耐药”。根据追根溯源可知,在耐药发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及时干预管理,不用傻等干坐眼瞅着耐药发生。
“基因耐药”是指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体内乙肝病毒基因组产生了变异,形成新的耐药性病毒基因序列。在这个初级阶段,变异病毒株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还属于毫不起眼的“少数派”。由于它们数量稀少、势力低微,只能通过病毒基因检测才能发现他们的存在。
但是不能小觑变异病毒株,它们是典型的野心家,绝不会放弃任何扩充自己势力的机会。从“基因耐药”阶段跨入“病毒学耐药”阶段的过程中,变异病毒株会持续不断地进行自我复制,导致血清中HBV DNA水平反弹至1×103~1×106拷贝/毫升之间,这时尚未造成肝功能异常和明显的肝脏组织学损伤。这个阶段变异病株已经完成了从“少数派”成长为实力不凡的“在野党”。虽然还没颠覆乙肝野生株的“执政地位”,但已经显现出后来居上的架势。
当变异株最终推翻了野生株的统治成功当家作主后,耐药发展到了“临床耐药”阶段。这时候,乙肝病人血液中的HBV DNA水平会反弹升至1×106拷贝/毫升以上,最终出现肝功能异常、肝脏组织学损伤。
“将敌人扼杀于摇篮之中”当然是最完美的歼敌策略,但是有鉴于在“基因耐药”阶段,变异株数量太少,很难找到敌踪进行围剿战。因此,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在“病毒学耐药”阶段尽早进行干预,及时阻止“病毒学耐药”朝“临床耐药”的恶性方向发展。所以,在乙肝口服抗病毒期间,慢乙肝患者需要每3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及随访,其中24周(半年)是关键时间点。如果连续2次以上检测,HBV DNA水平从治疗后的最低点上升了一个对数级(例如:从1×103拷贝/毫升上升到1×104拷贝/毫升)就可能产生了病毒学耐药,这个时候及时加药,就能预防真正耐药的发生,可以很好的解决耐药的问题。而如果24周(半年)时病毒依然在1×103拷贝/毫升以下,之后发生耐药的风险很低。比如拉米夫定,5年后有80%的患者乙肝病毒检测小于1×103拷贝/毫升,90%的患者出现e抗原血清转化,所有人的肝功能都恢复正常。
临床上医生一般建议在HBV DNA反弹到1×105拷贝/毫升以上再进行乙肝病毒变异株的检测,并且根据患者服用的药物,根据药物不同的变异位点进行基因检测。在没有条件检测病毒变异的医院,医生也可以根据患者血清ALT和HBV DNA的反弹情况判断病毒耐药的情况,再通过加用无交叉耐药的药物来处理。
目前很多医生认为及时干预能有效地管理耐药问题,其中口服抗病毒开始后的24周(半年)是关键时间点。如果病毒水平下降地不够理想,及时加药能够很好地预防耐药问题,避免临床耐药的发生,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这就是学术上说的“优化治疗”。
其实,也不是所有的患者在接受口服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耐药。4006研究10年随访结果证实,即使发生了拉米夫定耐药,通过采取挽救加药治疗后,临床转归依然很好,而且大多数的患者坚持了10年的单药治疗也未发生耐药。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小三阳是否可停药9793
- 02. 谨慎乙肝用药3大误区 治乙肝正确选药很关键9758
- 03. 如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8496
- 04. 乙肝及时治疗没错 要小心这三种“骗术”11852
- 05. 乙肝的治疗容易陷入八大陷阱10790
- 06. 乙肝小三阳,治OR不治?8746
热门阅读
- 01. 眼睛出现这三种表现说明肝有问题?喝这些茶可以护肝!
- 02. 8种行为断送乙肝治疗效果 乙肝怎样治疗科学?
- 03. 生活细节防甲肝
- 04. 乙肝大三阳适合吃的6种水果
- 05. 和小三阳患者相处应注意什么呢?
- 06. 肝火旺盛的原因及调理
- 07. 肝炎患者最好不要吃腌制食品
- 08. 甲胎球蛋白与肝癌有什么关系?
- 09. 送给脂肪肝患者的二款美味
- 10. 认清肝癌症状 及早预防肝癌
图片推荐
解酒药伤肝吗?
谈生意、朋友聚会、结婚宴请……应酬中喝酒是难免的,中国自古有一个“酒”的文化,而酒文化讲的就是一个“拼”字,拼酒多了,醉酒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之解酒药成了不少人的护身符,所谓的:身揣解酒药,喝酒无忌惮。
乙肝抗病毒治疗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无论用干扰素或核苷类药(贺普丁、贺维力、博路定和替比夫定),无论治疗有效或无效,都必须定期复查。 抗病毒治疗后定期复查的目的,对有效的病人为了观察
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
有患者咨询:我是一个脂肪肝患者,在电视上看见过一个妈妈为了把肝移植给孩子,通过半年的暴走治好了脂肪肝,被称为“暴走妈妈”,我想请问专家,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庄
准新娘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瞬间吓跑未婚夫
如果不是那一纸检查报告,小李还是一名幸福的待嫁新娘。由于婚前查出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遭遇男方退婚。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对方还是个医务工作者。记者调查发现,有小李一样类似遭遇的人还不少。 一纸查体
男子两年前被确诊肝癌晚期 坚持跑步让他重获新生
当有人告诉你,你的生命只剩三个月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两年前,陈烈松就经历了这一幕,医生告诉他,他被确诊肝癌中晚期,只有三个月的生命。为此,他丢了工作,开始了痛苦漫长的化疗疗程。养家的担子也落在妻子
乙肝治疗如何选药?
乙肝治疗如何选药?慢性乙肝在我国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患者在发现自己有乙肝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的急病乱投医,因此,胡乱用药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因此而耽误了病情,那么乙肝治疗如何选药呢?我们来请
蘑菇可预防肝癌吗?
咨询:我是一名在校高中生,不是很喜欢吃蔬菜,但今天妈妈告我多吃蔬菜、特别是蘑菇可以有效预防各种癌症,因怀疑其真实性,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蘑菇可预防肝癌吗? 蘑菇可预防肝癌吗?专家表示:多吃蘑菇对肝癌的
洗牙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有多大?
洗牙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有多大?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洗牙的过程中也有可能被感染,那么洗牙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有多大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洗牙用的洁牙器械,通常都是用来清洁牙齿上的牙结石的,而牙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