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治疗用药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机理何在?举报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机理何在?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641次

  干扰素(IFN)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并不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还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从而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并增强抗病毒能力。70年代中期人们发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身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低下,在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后,不仅产生了上述抗病毒作用,同时可以增加肝细胞膜上人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密度,促进T细胞溶解感染性肝细胞的效能。成人注射(2~5)X106单位干扰素后,3小时血清中干扰素活性开始测出,6小时达高位,48小时基本消失。

  干扰素的种类有哪些?

  目前可供临床选用的干扰素种类很多。例如国产重组IFN-α1型和IFN-α2型,进口的干扰能(IFN-α2b)、罗扰素(IFN-α2a)、惠福仁(类淋巴母细胞干扰素)及组合干扰素等等。各种亚型的干扰素-α(含α1或α2或α2a或α2b)疗效近似;干扰素-β(IFNβ)也有相似效果,但它在肌肉组织中易被灭活。干扰素-β制剂进入血液后,稳定性差,确切疗效尚在观察中,但可作为干扰素-α的替代制剂。当前国内对干扰素-α各亚型制剂的活用较佳剂量为(3~5)X106单位/日,连续用1周后改为隔日或每周3次,肌内注射,疗程3~6月。

  干扰素的疗效如何?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初期常见丙氨酸氢基转移酶(ALT)升高,随后乙肝e抗原转阴,同时ALT下降并逐渐复常,全身情况相应改善。经3~6月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有40%~50%的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均可转阴,但停药后能巩固疗效者仅占一半。综合1991~1996年间,全国各医院采用IFN-α各亚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近期观察效果为乙肝e抗原的转阴率在34%~66%之间;HBVDNA的转阴率可达43%~80%。经验认为,乙肝病毒水平感染的时间少于2年者,用干扰素制剂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的消失比较容易;患者肝脏活检病理改变轻者,没有或稍有肝脏纤维化者的效果较好;青壮年的疗效优于老年人;国产与进口干扰素对照比较,近期疗效相似。较多资料表明,对慢性肝炎早期采用干扰素制剂治疗半年以上,并取得临床效果者,有利于防止肝脏纤维化,并能阻断向肝硬变发展。

  哪些人适合采用干扰素治疗?

  (1)血清病毒复制标志物(HBeAg和/或HBV-DNA)阳性。

  (2)ALT持续升高(正常值的1.5-10倍)。

  (3)不合并失代偿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它重要脏器病变。

  (4)肝组织学活检很重要。对于某些ALT不高的病人,肝组织学检查可判断其肝脏炎症的程度。肝组织的炎症活性是可预期干扰素应答的重要指标,炎症分级≥G3的病人近远期应答效果好,500万α干扰素治疗6个月,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率可达70%-80%,一年后持续应答率仍维持在70%-80%。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干扰素制剂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有不良反应。

  早期不良反应用药一周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流感样表现,如发烧、畏寒、身痛、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较轻时可不予治疗,只须适当多喝些开水、卧床休息,一般10日左右症状便可消失。症状重者则须服用些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

  中期不良反应用药1个月后有的病人会出现消化道症状、皮肤“过敏样”症状或精神症状,如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眩晕、判断力障碍、嗜睡或失眠,甚至产生悲观厌世等精神症状。如果患者原有抑郁、狂躁病史,则可能会使原发病加重或复发。一般消化道反应较轻者,经2~4周可自行缓解,重者则宜服用促消化药。皮肤过敏反应一般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不须特殊处理,但应注意避免刺激皮肤。失眠较重者可服用弱镇静剂,精神症状较重时则应立即减药,或停用干扰素。

  部分患者在用药两个月后可出现脱发,大剂量用药时可提前发生,小剂量时可于3个月后发生,女性较男性更明显。此外还可导致一过性蛋白尿及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下降等骨髓抑制现象,个别患者原有的糖尿病、心脏病可能加重。

  虽然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可以逆转,副反应的轻重每个人并不一样,也不一定都会发生,但作为开方用药的医生,在使用干扰素前一定要给病人讲明利弊,病人一旦用药,就要有迎接不良反应的思想准备。

  干扰素治疗后会复发吗?

  α-干扰素5MIU3次/周×6个月,是目前较通行的治疗方案,如果严格按这一方案治疗,疗程结束时,约50%以上的病人可获得完全应答(HBVDNA与HBeAg转阴、ALT复常)。随访1~9年α-干扰素的完全应答率可比结束治疗时提高10~2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停药以后被α-干扰素调节平衡的免疫系统仍可继续发挥清除病毒的作用。但在停药一年内约有10%左右的病人感染再活动,称为复发。

  复发原因:1.治疗不彻底,未严格按照疗程、剂量进行治疗;2.机体免疫状态不同,清除病毒的过程也不同,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要反复清除病毒;3.个人机体状态不同,对清除病毒所需干扰素的剂量和疗程也不尽相同。

  对于复发者,如重复治疗,仍有良好疗效。

标签:干扰  干扰素  治疗  慢性  乙肝  何在  
图片推荐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中药贸易中,80%的中药是日本产的,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中草药约36.55美元,远高于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中国。”这个尴尬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很纠结。他指出,这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肝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下车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往往死于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不可忽视。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脂肪肝患者除了应积极采取适当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病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脂肪肝不宜吃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