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乙肝,各有利弊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078次
我国已有相当一部分的乙肝患者,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我国接触过乙肝病毒的人群大概占50~70%,而最终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的仅为10%以下。另外,中西医在治疗乙肝方面都有什么样的不足或优势呢?
1、西药抗病毒的不足之处
目前,专业乙肝医师一直面临着以下问题的困扰――1.肝功能完全正常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包括乙肝大三阳在内)是不符合西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的。因此,有很多乙肝大三阳人群在西医咨询的时候总是被告知“不用治”或着“治也治不好”。可是,据一项研究表明,在去除了环境因素和HBsAg、HBeAg的致癌作用甚至还除外了ALT异常可能对预后的影响之后研究者得出了血清HBV-DNA载量高是导致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的结论。而且目前公认血清HBV-DNA水平是乙肝患者传染性强弱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即使ALT正常、组织学炎症反应不明显但HBV-DNA高载量者仍旧是需要治疗的。2.经过西药抗病毒治疗,有的乙肝患者病毒曾经一度转阴,但是这种状况在停留不长的时间后,有大部分患者的病毒又会反弹。3.其中还有一部分乙肝大三阳患者经过西药抗病毒治疗后虽然转成了乙肝小三阳,但是,病毒含量检测却依然很高,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乙肝病毒变异”。
2、中医治疗乙肝的优势之一:标本兼治,转阴后不反弹 在我国接触过乙肝病毒的人群大概占50~70%,而最终成为慢性乙肝携带者的仅为10%以下。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人群在接触乙肝病毒后是没有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是自行康复。另外,据大量临床观察得知,即使是在常常密切接触的夫妻双方,一方患有乙肝,传染给其配偶的几率却不大。
上一篇:乙肝治疗要杜绝重复用药!
下一篇:乙肝服药要准时,吃吃停停不可取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患者耐药可找到早期预警信号7724
- 02. 乙肝病毒感染的育龄妇女抗病毒药物应用策略9408
- 03. 乙肝卷土重来危害极大 3指标衡量抗乙肝效果12176
- 04. 哪种食疗方治疗乙肝是有效果的5723
- 05. 治疗乙肝病的方法有哪些4699
- 06. 乙肝间断治疗等于姑息养奸9437
热门阅读
- 01. 肝功能正常肝病也发展为肿瘤 无症状肝病更凶险
- 02. 肝癌有哪些外科临床症状?
- 03. 脂肪肝吃什么药好?11种中药秘方最补肝
- 04. 肝癌病人生活有效的护理
- 05. 乙肝大三阳的日常注意要点
- 06. 肝硬化要通过哪些检查来确诊
- 07. 如何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 08. 乙肝深陷难治疗现状 乙肝治疗遵循6大戒律
- 09. 你了解脂肪肝疾病的分类吗
- 10. 怎样喝酒不伤肝?
图片推荐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研究表明看腰围即可推测是否患非酒精性肝病
通常,我们会认为肥胖者易患脂肪肝。然而,国际肝病大会上公布的一则研究表示,相比体重,从腰围更能准确推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非酒精性肝病。腰部脂肪堆积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因其发病主要与感染乙肝病毒有关,故乙肝的传播途径亦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一致,那具体传播途径有哪些?乙肝通过什么传播呢?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专家表示:

清明养肝多吃“黑”!
转眼清明节快到了,中医认为,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很多人肝火旺,就会导致脾胃弱,常常出现失眠、易怒、腹胀、便秘等不适的症状。肝病医院专家建议:清明养肝多吃“黑”!这个时节可以多吃黑米、黑芝麻、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乙肝病毒具有嗜肝性,一旦深入肝脏组织核,就会导致肝脏严重受损,乙肝病毒长期破坏肝脏组织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乙肝后肝硬化人群每年都在上升,因此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