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接种疫苗遵循“016”原则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985次
注射乙肝疫苗是众所周知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无论是成人还是新生儿,都应该注射疫苗。
新生儿,特别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母亲所生的孩子,应当在出生时立即注射,同时注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标准注射规程应遵循“016”原则,即:出生时打第1针乙肝疫苗,1个月后打第2针,6个月后再打第3针。如果注射后没有产生抗体,则可以加大剂量再次注射,或者由原来的肌肉注射改为皮下注射,注射剂量可以为20—30微克。如果错过了这一次机会,还可以选择补种疫苗。
专家提醒,注射完疫苗,需要检查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接种有无效果。没有产生抗体者,虽然不能说肯定会感染乙肝病毒,但与无抗体者相比,显然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对有表面抗体者,尤其是婴幼儿,应当1—2年查一次,如果抗体滴度不够,则需要加强注射。此外,成军认为,一般来讲,新生儿的免疫保护作用能够持续16—18年。
下一篇:预防乙肝,从第一针疫苗做起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成发病率最高肝病 恶习乃感染乙肝的主力军12444
- 02.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肝炎室副主任张勇:歧视乙肝患者要不得9224
- 03. 乙肝也可发生父婴传播 孕前干预有效阻断10172
- 04. 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能传染乙肝?9390
- 05. 小三阳患者如何避免肝炎复发9422
- 06. 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益9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