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9903次
(一)潜伏期乙型肝炎潜伏期平均为70日(30-180日)
(二)急性肝炎急性乙型肝炎起病较慢,常无发热,会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肝区痛、腹泻等症状,并会出现黄疸,可持续2-6周。
(三)慢性肝炎部分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肝炎。
1、慢性迁延性肝炎迁延半年以上,反复出现疲乏、头晕、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肝肿大、压通,也可有轻度脾肿大。少数患者可有低热。肝功能显示血清转氨酶反复或持续升高。病程迁延可达数年。病情虽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逐渐好转以至痊愈。只有少数转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2、慢性活动性肝炎 病程超过半年,各项症状(消化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神经症状如乏力、萎靡、头晕、失眠及肝区痛等)明显,肝肿大,可伴有蜘蛛痣、肝掌、毛细血管扩张或肝病面容,进行性脾肿大,肝功能持续异常,尤其是血浆蛋白改变,或伴有肝外器官损害,自身抗体持续升高特征。
(四)重型肝炎治疗不当会发展成为重症肝炎,本型约占全部病例的0.2%-0.5%,但病死率甚高。急性重型肝炎亦称暴发型肝炎,发病多有诱因,如起病后未适当休息,营养不良、嗜酒或服用损害肝药物、妊娠或合并感染等。起病10日以内出现:黄疸迅速加深,肝迅速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腹水迅速增多,有肝臭、急性肾功能不全(肝肾综合征)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后者早期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和谵妄,后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锥体束损害体征、脑水肿和脑疝等。病程不超过3周。
因此乙型肝炎应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的恶化。
下一篇:肝炎病毒会隐藏在键盘里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病患者不宜多吃甜食9770
- 02. 孙剑:发生乙肝耐药怎么办 如何选择核苷类药物?12372
- 03. 保肝的最佳食物--蜂蜜泡蒜7784
- 04. 甲型肝炎的症状是很明显吗7411
- 05. 4临床症状助确诊肝纤维化 5大饮食注意助患者康复9667
- 06. 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妈咪,你给你的宝宝喂奶了吗?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