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肝衰竭该如何治疗?
HBV相关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可发生在急性HBV感染后(HBV-ALF),或发生在慢性HBV感染恶化时,即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如果不能明确患者是否有HBV感染既往史,两者在临床上往往很难区分。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必须弄清几个问题:抗病毒治疗是否能改善预后?何时开始治疗?选择何种药物?
抗病毒治疗是否能改善预后?——是的
在早期的多数研究中,用拉米夫定(LAM)治疗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并不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和生存率。但2003年,台湾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基线总胆红素低于20 mg/dL(342 mmol/L)的患者使用LAM可改善生存率。2006年Tillmann等的一项小样本研究(n=17)发现,LAM治疗的患者无肝移植生存率(82。4%)显著高于历史对照组(20%,P<0。001)。提示LAM治疗严重急性或暴发性乙型肝炎患者是安全的,可早期应用以防止肝功能衰竭和肝移植,促使患者快速恢复。Wong等在2009年的一篇综述中提出,在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过程中抗病毒治疗对近期存活率无明显影响,但可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2011年Wong等在J Hepatol杂志发表了一项用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急性重症化患者的研究,认为ETV治疗增加了慢性乙型肝炎急性重症化患者的短期(48周)死亡率,但从病毒学应答看,可获得比LAM更好的效果。
Sun等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130例HBV-ACLF患者用LAM治疗,另外130例HBV-ACLF患者未用抗病毒药作为对照,LAM治疗组的累积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21)。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5 copies/mL)的死亡率(74。7%,71/95)显著高于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5 copies/mL)(51。7%,15/29),P=0。019。而且Cox风险因素分析显示治疗前HBV DNA载量低(P=0。007)和治疗中HBV DNA载量迅速下降(P=0。003)是治疗好转的预测因子,P值分别为0。007和0。003。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在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早期,给予HBV-DNA阳性患者抗病毒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改善近期生存率。
何时开始抗病毒治疗?——早期
Yu等在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中发现,LAM治疗组(n=40)的死亡率(7。5%,3/40)显著低于对照组(n=40)(25。0%,10/40),P=0。034。1周内接受LAM治疗的患者发生肝衰竭的比例(8。7%,2/23)显著低于1周后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患者(35。3%,6/17)(P=0。038)。Cox风险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期间HBV DNA载量迅速下降(P=0。017)是预后好转的预测因子。所以急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治疗可使HBV DNA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并降低死亡率。
选择何种药物?——强效、低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
近年来,核苷(酸)类似物的发展迅速,除LAM外,更强效的病毒抑制剂如ETV、替诺福韦酯(TDF)等已应用于临床。印度学者Garg等发现TDF治疗HBV-ACLF患者可显著降低HBV DNA水平,提高患者CTP和MELD积分,并降低病死率。治疗2周后HBV DNA下降超过2 log copies/mL是预后较好的预测指标。
我们研究所对临床特征匹配的248例HBV-ACLF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了ETV治疗HBV-ACL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ETV联合标准内科治疗组患者(n=124)的1个月和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2。58%(90/124)和61。29%(76/124),显著高于历史回顾数据(53。23%,P=0。002)和仅采用标准内科治疗的对照组(45。97%,P=0。022)。ETV治疗组的MELD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21。02 ± 11。28 vs。 25。13 ± 11。62,P=0。00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NR、出现两种以上并发症和高总胆红素血症是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我们据此建立了TPPM预后预测模型用以预测HBV-ACLF患者的预后。与MELD评分相比,对HBV感染所致ACLF患者,本模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优于MELD模型。目前我们正在大样本患者群中验证此模型。
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时干扰素应用属禁忌,核苷(酸)类似物选择应以强效、快速抑制病毒和高耐药基因屏障为选择标准。目前并不推荐初始联合治疗,因其不能提高病毒学应答的疗效,除非基线HBV DNA非常高。但如果患者既往使用过核苷(酸)类似物,那么应选择无交叉耐药的药物,最好是加药联合治疗。在抗病毒治疗中如果发现病毒耐药,应按照指南推荐意见处理。
综上所述,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时需早期应用强效、低耐药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初治患者可选择ETV或TDF。治疗中,由于HBV感染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肝肾功能下降,容易出现核苷(酸)类似物的毒副作用,还应密切监测乳酸酸中毒和肾毒性的发生。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移植手术的常识有哪些?10133
- 02. 直接胆红素高有什么危害7565
- 03. 慢性肝炎疾病该如何进行预防13034
- 04. 民营医院齐聚首 百家争鸣求发展11340
- 05. 什么是大三阳的症状9161
- 06. 阿米巴肝脓肿早期症状有哪些?11154
热门阅读
- 01. 乙肝治疗五大戒律
- 02. 全民乙肝防治专项活动启动
- 03. 甲肝饮食有哪些注意点
- 04. 胃出血引起肝硬化
- 05. 乙肝会通过性生活传染
- 06. 酒精肝对身体的危害有哪些?
- 07. 肝腹水是晚期肝硬化的征兆 7个症状警示肝硬化晚期
- 08.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吃葡萄干吗?
- 09. 慢性肝病患者可以吃转基因食品吗?
- 10. 在家中肝炎病毒常用的消毒方法
图片推荐
王子莲:乙肝妈妈的饮食营养治疗 低GI食物+运动等量法则
在乙肝病毒携带孕妇的并发症中,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非乙肝携带者)要高,风险比较大。王子莲教授说,对任何疾病,营养治疗都是一种基本的支持治疗法,可提供能量和营养素,全面调节体内代谢,
肝癌有三大高危人群 介入微创早期肝癌可根治
2013年3月18日是第十三届全国爱肝日,在全国爱肝日来临之际,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医院肝脏肿瘤中心郭亚兵主任,请郭主任为大家讲讲关于肝癌方面的知识。 郭主任强调,酒精是引起肝癌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酒精肝占比20% 成肝病头号杀手
乙肝最关键是控制病毒。专家何清说,乙肝的危害是慢慢发展的。 肝脏原本像嘴唇般柔软,在病毒的侵蚀下,逐渐斑化,慢慢变成鼻梁、额头一样的硬,就是肝硬化。肝硬化后,肝脏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 针刺、性接
安钧璨为何年仅32岁就会得肝癌?
可米小子安钧璨逝世时年仅32岁,为何年纪轻轻就会患上肝癌呢? 据了解安钧璨原本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肝硬化的病史,2013年已被诊断出患有肝癌,但是当时体内仅有一、两颗肿瘤,后来经治疗病情也获得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抗氧化物助长肝癌细胞
抗氧化物被视为可以防癌,但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动物实验发现,抗氧化物反而会刺激肝癌细胞生长,建议肝癌患者应避免服用高剂量的抗氧化物补充剂,如维他命A、C或E。 港大医学院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刊载于《美国国家
男子两年前被确诊肝癌晚期 坚持跑步让他重获新生
当有人告诉你,你的生命只剩三个月了,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两年前,陈烈松就经历了这一幕,医生告诉他,他被确诊肝癌中晚期,只有三个月的生命。为此,他丢了工作,开始了痛苦漫长的化疗疗程。养家的担子也落在妻子
因为专业 所以领先——记肝病医院
肝病是人类的大敌。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目前国家还没有理想的药物。众多专家对此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为何肝病医院能仁济众生、德行天下,深得患者信赖? 专业化——特色专科打造品牌医院 肝病医院是国家重点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