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怎么形成的?
一、乙肝病毒携带者行形成的原理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专家解析:被乙肝病毒感染后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还是乙型肝炎患者,主要取决于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抵抗)反应。
免疫反应正常的人,能够消灭乙肝病毒而极少损害肝细胞,多表现为急性乙型肝炎,有的只表现为一过性的类似感冒的症状就痊愈了;免疫反应过强(亢进)的人,虽然能消灭乙肝病毒但对肝细胞破坏较大,可导致较重的肝炎,如重型肝炎等等;免疫反应差的人,消灭不了乙肝病毒,对肝细胞损害亦较轻,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免疫反应更差(免疫耐受)的人,免疫系统不会对乙肝病毒产生攻击,肝内可没有病变,但乙肝病毒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来源
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专家说:多数学者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形成主要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还与年龄、性别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1)首先是母婴传播:母亲对子女的垂直传播是出生后携带者最主要的感染来源。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引起母婴乙肝病毒传播率几乎是100%。婴儿对大量入侵的乙肝病毒感染缺乏免疫清除能力,呈现“免疫耐受状态”。入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可与婴儿肝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合,利用婴儿肝细胞复制繁殖,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表现为长期乙肝病毒携带状态而并不出现症状。
(2)婴儿期感染:幼婴如长期与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保姆、亲属密切生活接触,如哺乳、喂食、亲吻等可导致感染;也可通过预防接种和注射途径感染。婴幼儿期在易感的环境中比成人的感染并携带的机率约高8倍。
(3)抵抗力较弱的被感染着:免疫功能低下或不全的青少年、成人接触乙型肝炎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4)慢性乙肝经过治疗转归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患者承载着三重压力8590
- 02. 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7027
- 03. 乙肝病毒的发现史及Baruch Blumberg博士简介7234
- 04. 病毒性肝炎可造成贫血9215
- 05. 谈肝病大三阳怎样形成7449
- 06. 乙肝发病为什么一直居高不下7876
热门阅读
- 01. 你对丙肝需要多了解些
- 02. HELLP综合征的病因是什么?如何诊断HELLP综合征
- 03. 乙肝病毒携带者想长命别喝酒
- 04. 乙肝小三阳会传染吗?
- 05. 小肝细胞癌
- 06. 有关肝囊肿的常识知多少
- 07. 孕妇一定要慎用护肝药 肝病孕妈应注意什么?
- 08. ???С? ??
- 09. 乙肝小三阳为何病情异象
- 10. 治疗乙肝小三阳应选择哪家医院?
图片推荐
乙肝宫内感染是怎么回事?
咨询:本人是一名乙肝患者,现在怀孕快3个月了,今天去医院做孕检时,无意间听人说这种病在宫内也可引发传染,因不了解具体详情,故想问问各位专家乙肝宫内感染是怎么回事啊? 乙肝宫内感染是怎么回事?专家表示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中药贸易中,80%的中药是日本产的,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中草药约36.55美元,远高于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中国。”这个尴尬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很纠结。他指出,这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往往死于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不可忽视。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石家庄市人大朱增海副主任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
7月10日上午,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增海率市人大视察团一行30余人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石家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志宏,副主任甄继革、刘铭义,肝病医院院长耿束华等同志陪同视察。 视察团
什么是低频脉冲疗法
什么是低频脉冲疗法?电子低频脉冲疗法是以祖国医学经络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电疗法,利用电磁场的生物效应,并运用电脑控制治疗参数,对人体特定的腧穴、部位进行电刺激的一种疗法。它可以有效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陈培哲:肝癌如何不反复 控制肝脏发炎是关键
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 陈培哲教授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上采访了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培哲教授,陈培哲教授生动的讲解了肝癌的发病机
压力大、火气旺、不吃早餐? 小心“肝”
如今,职场人工作压力大,平时火气旺,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么,又该如何缓解压力,什么样的人更要引起注意呢? 从中医理论来看, 春夏养阳,重在养肝,春夏季肝气旺盛而升发,只有保持肝脏旺盛的生理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