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积性肝炎的病理生理学
败血症病人可发生急性肝内胆汁淤积;肝炎时内毒素血症和血清TNFα水平增高,与病情重度一致,与胆淤相关。由肌动蛋白形成的微丝,维持毛细胆管的张力和收缩;桥粒维持毛细胆管内液的渗透梯度,限制大分子通过,都与毛细胆管膜的完整性相关。氯丙嗪阻止肌动蛋白聚合,使微丝丧失收缩性,从而发生胆汁淤积。
一、细胞机制:不同病因引起的胆汁淤积都可能基于一个或几个细胞机制。浆膜流动性和Na+-K+ATP酶活性的改变也可发生,内毒素(脂多糖,LSP)和炎症细胞因子,主要是肿瘤坏死因子(TNF)α,能降低血窦面浆膜的流动性和Na+-K+ATP酶活性,可使Na+-胆汁酸共转运蛋白(Ntcp)基因表达降低90%以上,与Na+-牛磺胆汁酸盐摄取减少一致。雌激素可破坏桥粒,丧失肝细胞与毛细胆管胆流的屏障。胆盐的囊泡转运依赖微管的完整性,秋水仙碱和氯丙嗪可破坏微管的完整性。胆盐不能完全到达毛细胆管或从毛细胆管漏出,从而丧失排泌的泵功能。环孢素A抑制毛细胆管膜上ATP依赖的胆汁酸转运载体。
二、病毒性肝炎时的胆汁淤积:主要由于炎症损害肝细胞对胆汁的分泌。其机制可以多种多样,包括不同转运系统的功能抑制和细胞支架的损害。其与内毒素血症和血清TNFa水平增高有关,有的病人还与所用药物有关,这些因素可损害ATP酶和转运蛋白功能。慢性乙型肝炎时的自身免疫机制也可能参与。肝细胞炎症坏死损害细胞器和细胞支架。肝细胞炎症使作为毛细胆管壁的肝细胞膜通透性异常,肝细胞内胆汁性淤积。疏水胆汁酸的去污剂效应对肝细胞有毒害作用,重度胆汁性淤积甚至会损害Kupffer细胞的杀菌活性。有些肝炎病人会累及小胆管,有小胆管炎或叶间胆小管炎化,继发的小胆管炎症和上皮细胞病变也会干扰胆流;有的病人甚至伴随肝外胆管感染,发生非特异性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炎症与病人的免疫状态相关。
毛细胆管微绒毛增粗、变钝、稀疏甚至消失,绒毛失去收缩力使毛细胆管扩张、胆汁流量减少、缓慢,胆汁粘稠形成胆栓。淤胆时一些滞留的胆汁酸可引起进一步的肝细胞损害,加重胆汁淤积。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治疗8160
- 02. 妊娠胆汁淤积 孕晚期无形杀手8742
- 03. 急性胆囊炎的诊治方法9046
- 04. 警惕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作祟”8246
- 05. 胆红素偏高表现在哪?7782
- 06.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应该如何治疗?8928
热门阅读
- 01.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 02. 将乙肝抗病毒加入医保范围
- 03. 女性丙肝的危害
- 04. 这种筷子用了会得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 05. 咖啡因对慢性丙肝有好处吗?
- 06. 肝硬化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 07. 4种疾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08. 几个好习惯祛除肝硬化诱因
- 09.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 10. 六种健康饮食帮助你治疗肝炎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