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熬夜如何养生?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7476次
咨询:本人因工作关系,需要经常替换上夜班,听人说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利于健康的,也想尝试通过什么方法补救,但就是不知道怎样做最恰当,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经常熬夜如何养生呢?
对此,专家表示:临床确实有调查发现-经常需要上夜班的人群健康检查报告显示“肝功能异常”的比例要明显高于一般人,长期以往对肝脏健康是极为不利的,故大家,特别是需要轮流上夜班的人群,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养生方法:
一、注意维生素类营养物质的摄取:
熬夜族的维生素A,B群,C,E的需求量会增加,若有不足,会增加疲劳的感觉,并增加健康的磨损,故建议及时补充全谷类、瘦肉类、豆类、奶类(特别是酸奶)、新鲜蔬果及全麦面包等食物。
二、按摩保健法:
1.肝脏按摩运动:两手搓热,双手三指向内,正对乳中肋骨下方缓缓插入约2~3公分,多做按摩可以帮助养护肝脏,但需注意一般力道即可,毋须特别用力;
2.穴道按摩:主要指小鱼际,位置-手掌心外侧小指下缘突出的肌肉;
3.怀抱式肝脏运动:两手交叉抱住前胸,左手在外,身体慢慢往左扭转上升,深吸气直到不能吸为止;然后缓缓吐气,身体往右扭转再做一遍。
三、坚决杜绝摄入以下食物:
高热量食物:含咖啡因的饮料,甜食、饼干、西式快餐等高热量食品,会加速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群,维生素B群不足,新陈代谢“油路不顺”的状况就出现了,不仅更容易疲倦,而且还可严重影响肝脏健康,对人体十分不宜。
经常熬夜如何养生?愿上述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需了解更多详情,可点击浮动图标,或是http://www.gannang.com/contact.html,进行专家在线咨询。
上一篇:哪些中药可以降血脂?
下一篇:乙肝治疗期间应如何饮食?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哪些食物中含有亚硝酸盐多?8074
- 02. 肝血管瘤会长大吗?9712
- 03. 肝功能异常一定要吃药吗?9629
- 04. 打了乙肝疫苗后为什么还是没有抗体?8164
- 05. 乙肝转氨酶高为何不能怀孕?7186
- 06. 乙肝患者夏天可以吃西红柿吗9400
热门阅读
- 01. 日常积极避免丙肝发生 要及时发现丙肝症状?
- 02. 大三阳常见疗法有哪些
- 03. 中度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
- 04. 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
- 05. 当心!扑热息痛给肝“下毒”
- 06. 轻度脂肪肝别胡乱用药 关键是饮食和控制体重
- 07. 戊型病毒性肝炎
- 08. 脂肪肝的表现是什么
- 09. 丙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10. 肝病饮食原则 适合肝病的8种食疗方法
图片推荐

广西:不良广告严重影响公信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最近公布,2004年广西卫生监督机构共监测各大中媒体发布的医疗广告1.29万多条(次),涉及各类医疗机构102家,违法虚假医疗广告竞占总监测数的98%以上。 有关人士指出,

仪器测肝铁代替肝活检 减轻患者痛苦
今日上午,第二届中国地贫患儿大会暨国际地贫中心工作研讨会在广西柳州开幕。此次会议由国际地贫联盟、中国地贫联盟、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联合主办,广西优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

肝掌、蜘蛛痣图片
肝掌、蜘蛛痣图片,肝掌与蜘蛛痣在临床上可谓是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多见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导致的激素灭活障碍所致,但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因此在诊断上应注意鉴别诊断,下面就一同来认识下肝掌及蜘蛛痣图片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
怎样算是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炎症性损害,是一种非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常见原因,但它不具有传染性,通过停药,休息和保肝治疗后,一般很快可以痊愈。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
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体液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的。那么,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对此,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夫妻之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不大?专家表示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解酒药伤肝吗?
谈生意、朋友聚会、结婚宴请……应酬中喝酒是难免的,中国自古有一个“酒”的文化,而酒文化讲的就是一个“拼”字,拼酒多了,醉酒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之解酒药成了不少人的护身符,所谓的:身揣解酒药,喝酒无忌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