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究竟是何“来头”
2011年11月底,在皖豫两省暴发的丙型肝炎病毒大规模流行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丙肝究竟是何“来头”,竟让人如此心惶惶。调查研究表明:器官移植肝、肾患者,吸毒、纹身者;输血者等人群发生丙肝的几率明显的比其他人要高的多,而人们一般的日常接触一般不会感染上丙型肝炎病毒,如接吻、拥抱等。
丙型肝炎病毒来自于那些急、慢性和肝硬化的丙肝患者及病毒携带者,即使患者血液中已产生丙肝的抗体时,仍然具有传染性。那么,丙肝病毒究竟是什么“来头”呢?据大夫介绍,丙肝病毒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传播。
血液传播常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1)经输血和使用血制品(如血浆、血蛋白、凝血因子、球蛋白、成分血制品等)传播。患者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丙肝病毒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等器官,侵入组织细胞复制后代,然后兴风作浪。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肝病毒传播的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暴露的重要途径。
另外,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卫生用品,特别是未经过严格消毒的理发用具,以及文身、文眉、文眼线、美容、穿耳环孔等也是丙型肝炎病毒潜在的经血液传播方式。
母婴传播母亲感染丙肝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母婴血液交换、分娩过程、亲密接触等方式入侵婴儿,但是一般不能通过哺乳进行传播。
性行为传播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有夫妻生活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艾滋病感染者,感染丙肝病毒的危险性更高。丙肝病毒在男性同性恋者中的传播率可达20%~50%,在异性恋者中的传播为12%~21%。因此,性乱是传播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
丙型肝炎病毒究竟有何来头,通过上述介绍,您应该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专家提醒:丙肝是一种可逆性的疾病,只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有些人认为丙肝病毒会经空气传染,这也是一种错误的看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病毒在人体潜伏的奥秘7088
- 02. 打架出血可传播丙型肝炎8094
- 03. 丙肝和乙肝是亲戚吗?8967
- 04. 惊!丙肝的致癌速度最快9880
- 05. 检查丙肝10个病人9个漏诊7934
- 06. 丙型肝炎病原体——丙型肝炎病毒9555
热门阅读
- 01. 甲肝患者如何正确吃水果?
- 02. 何谓“肝硬化”
- 03. 秋季大三阳患者如何养肝?
- 04. 肝病患者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 这3个小妙招送给你!
- 05.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 06. 肝炎患者牙龈或鼻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 07. 为肝病患者推荐的食疗方
- 08. 对肝腹水患者的病情有益的食物都有哪些?
- 09. 肝硬化常现7种合并感染 诱发肝性脑病危害大
- 10. 冬季养肝汤
图片推荐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溧阳60岁男子皮肤起红疹 肝内竟住着寄生虫
来自溧阳的张大爷,今年60岁,家里是做水果生意的,最近一段时间,张大爷老是觉得皮肤瘙痒,因为水果店新进了一批猕猴桃,所以一开始张大爷以为是猕猴桃过敏,就随意买了些止痒药膏。一段时间以后,张大爷发现原先
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乙肝不同于其他疾病,其治疗周期较长,因此,患者一定要做好定期随访工作,以便于观察治疗的效果。那么,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肝病医院专家做出详细解答。 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抗氧化物助长肝癌细胞
抗氧化物被视为可以防癌,但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动物实验发现,抗氧化物反而会刺激肝癌细胞生长,建议肝癌患者应避免服用高剂量的抗氧化物补充剂,如维他命A、C或E。 港大医学院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刊载于《美国国家
丙肝早治疗 6成能治愈
你做过手术,有过输血史吗?你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吗?你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吗?你使用过不洁注射器或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拔牙吗?有时可能伴有无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不好或精力难以
什么原因可导致间接胆红素高?
咨询:我肝功检查单上,胆红素指标异常,间接胆红素20.1,很是担心与疑惑,不晓得是什么原因所致,什么原因可导致间接胆红素高?请教专家,希望帮我做下解答,谢谢。 肝病专家就此疑问指出:间接胆红素的正常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
为规范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