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
衡量肝癌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术后生存率的高低。对于如何预防肝癌复发转移,提高术后生存率,专家介绍了四种方法。
(1)早期切除:早期切除无疑是提高无瘤生存的关键性因素,某医院三千多例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36.1%,而同期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709例术后5年生存率达79.0%,其中小于3厘米者达83.3%。可见,早诊早治与提高术后生存率密切相关。
(2)术中预防:术中的预防措施对延长无瘤生存亦至关重要,最基本的注意点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挤压肝脏和肿瘤。有报道称,瘤内压力增高是肝癌转移的重要原因。尽量减少术中失血和肝门阻断时间。对无法达到足够距离切缘者肝创面应作相应处理,如无水酒精注射,无水酒精或化疗药物海绵包埋,肝切面做微波固化、冷冻等。对肉眼可见的癌栓应尽量吸除,血管内化疗药物灌注等。术中B超亦有助于根治性切除。门静脉或肝动脉内置入药物灌注装置(DDS)也是一种可取的选择。
(3)术后综合治疗:术后综合治疗既往已研究较多,如免疫治疗、DDS、化疗及中医中药等也曾起到不同程度的疗效。
(4)复发的再手术:复发的再手术是延长带瘤生存的重要方法。肝癌再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数可达40%以上,国内外其他作者的报道亦证实再手术的优越性,因此,凡复发性肝癌有条件者应积极提倡再手术切除。
如何预测肝癌复发转移
据介绍,一些准确的复发转移预测指标有益于进行早期预防。影响术后复发最为显著的相关性因素有很多,如多发瘤、切面较大血管分支癌栓、腹水、多结节性无包膜、主瘤旁子灶、镜下癌栓、术后腹水、术前术后是否作综合治疗等。今后如能建立临床和病理性因素综合分析的量化指标,如能发现更特异、敏感、简便易行的,尤其是术前即能通过检测做出判断的实验室指标,对指导临床工作颇有价值。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预防,从吃入手8344
- 02. 活体肝脏移植,保留四成最安全7863
- 03. 阻断肝炎、肝硬化通向肝癌之路8657
- 04. 认清肝癌的“伪装”8091
- 05. 苹果汁的“抗癌传说”9965
- 06. 乙肝和饮用沟塘水成东南沿海诱发肝癌主因7342
热门阅读
- 01.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 02. 治疗乙肝见效快的方法有哪些
- 03. 原发性肝癌早期6大症状特征
- 04. 男性肝癌高发与荷尔蒙有关
- 05. 酒桌上 肝炎更易偷袭!
- 06. 乙肝的两对半是哪两对 肝病一定要做两对半吗
- 07. 得了重度酒精肝怎样治疗好
- 08. 乙肝小三阳能做月嫂吗?
- 09. 乙肝养生保健操
- 10. 三步自测肝脏有没积毒 指甲透露出肝损伤信号
图片推荐
脂肪肝患者春节要留意什么
脂肪肝患者春节要留意什么?这是很多脂肪肝患者和家属共同关心的话题,春节将至每个人都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期待春节的到来,为了能让脂肪肝患者过一个好的春节,肝病医院专家在此提醒广大的脂肪肝患者过春节要留意什
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
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有哪些?脂肪肝作为目前第二大肝病,其危害性也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那脂肪肝对人体会构成哪些危害呢? 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专家表示:脂肪肝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可进一步加重肝脏损伤,
先“养”好肝再切病肝 38岁男子肝癌晚期“死里逃生”
38岁的王先生被确诊肝癌晚期,由于肿瘤太大手术直接切除非常危险,术后生存期可能只有3-6个月。武汉协和医院运用了一种脑洞大开的新方法,先扎住好肝坏肝的分界线,让好肝养大,好肝养至1/3大以上时,再将病
FTC治疗慢性乙肝安全有效
FTC治疗慢性乙肝安全有效 最新研究,抗病毒新药“恩曲他滨”在治疗慢性乙肝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香港中文大学的Leung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Wang报告,应用新的胞嘧啶核苷类似物Emtricitab
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很多患者由于盲目治疗,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加重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了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肝病医院专家在此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乙肝治疗需
肝硬化治疗应如何用药?
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其治疗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而选择用药应慎重,避免滥用药物,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反而容易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肝硬化治疗应如何用药?对此,我们请肝
台湾歌手洪百慧因肝癌病逝 原打算换肝“但来不及”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歌手洪百慧在20日因肝癌病逝,终年39岁。她出道超过12年,以《多桑》、《忘情茶》等歌曲闻名。 2014年才刚结婚、生下1子,先前还在网上开心预告2016年要发新专辑,未料去年1
日本一乙肝检测试剂盒疑造假被拒引进
记者28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获悉,因发现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的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临床试验数据存在真实性等问题,食药监总局决定对该注册申请不予注册,且一年内不再受理。 食药监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