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移植:能否上一把“保护锁”
如何让接受肝移植的患者生存更久?51岁的四川人蒋德席率先在国内给出了答案。
近日,成都市科技奖颁奖典礼上,蒋德席一人独捧“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和“创新专项奖”两项大奖,成为成都科技界“奥斯卡”奖的双料冠军。
据医学临床试验证明,在肝移植手术过程中,运用“静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防止患者在术后再次感染,为患者延长生命10年甚至20年。蒋德席就是该药品的率先研制者。
面对祝贺,这个身材瘦小但神采奕奕的中年男子,淡定从容。毕竟,8年的埋头耕耘,已在岁月中刻下深深痕迹。
一次造访引发造“锁”灵感
作为省内血液制品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蒋德席投身研究和开发事业已经30余年。他的研发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临床。先后四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
蒋德席说,此次研发“静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源于9年前的一次“造访”。
1999年,他前往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拜访国内著名肝移植专家沈中阳教授,得知国内目前急需能够静脉给药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制品,帮助肝移植病人延长存活期。
“肝移植手术”被医学界誉为终末期肝病患者重获新生的“再生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肝脏移植手术以来,现在全国每年肝移植数量超过1千例。随着临床技术的进步,肝移植手术成功率高于90%。但相对于肝移植手术本身而言,肝移植患者在手术后的存活期是医学界更加关注的热点。
肝移植手术是切除已经失去功能的病肝,然后把一个有生命活力的健康肝脏植入人体内。病肝切除后,在新的肝脏植入前有一段“空白期”。在这个脆弱时期,必须通过“被动免疫”的方式让病人体内形成抗体,对抗外来病毒的入侵。否则,病人在手术后数月内就会再次感染乙肝病毒,病情发展很快,通常1-3年就会死亡。从事多年抗体研究的蒋德席说:“有效的抗体就像给肝加了一把保护锁,能减少复发的几率。”
“如果你们能尝试研制这个产品,对肝移植手术和患者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沈教授的一席话在蒋德席心中激起波澜。其实,早在1984年,蒋德席就曾尝试过这个项目,后来因故搁浅。事隔十几年后再提起,蒋德席意识到这个研究“迫在眉睫”。
当年底,蒋德席和天津市第一人民医院达成协议,由自己做课题组长牵头进行研究和生产,该医院进行临床试验和应用。
“锁”造好了,还需打开一道“门”
如何形成有效抗体?当时在国内,对抗病毒再感染的办法只有两种,一是服用抗病毒药物拉米呋定,二是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向病人体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但根据蒋德席他们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光靠服用药物,初期两三年的效果很好,但时间一长,肝部还是会发生病变。
通过注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阻止乙肝病毒进入肝细胞,并逐渐将其清除。但存在的问题是,如果是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每天需要注射100毫升,连续注射7天才有效。但一个肌肉注射点一次只能承受2-3毫升药剂的量,注射100毫升就需要在全身上下找三四十个注射点,对病人来说是十分痛苦的事,不方便大剂量使用。
“肌肉注射还存在生物利用率的问题。”我省权威血液蛋白分离专家刘文芳教授将“多点注射”比喻为“走不同的门”。“将药物从不同的部位注射进肌肉,好比从不同的门进入,要经过各种曲折的道路,才能最终到达目的地。”这样一来,药物在中途被吸收,最终能作用于患处的只有50%左右。
他认为,如果是静脉注射,相当于只有一扇大门和一条道路。药物通过血液能直达患处,利用率是100%。“静脉注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就是要寻找直通终点的那扇门。”
经过4年时间研发,蒋德席的团队在原有成功研制出的“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两项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静脉注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个 “黄金技术”。
国内同期也有3家研究团队在着手此项目,但蒋德席的团队在2008年2月,率先在国内取得获准在肝移植手术中使用这一技术产品的批文。这也是继美国一家公司在2007年4月获批后,亚洲地区首次获批,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技术上的空白。
182例临床见证生命之光
回顾获批历程,团队的科技开发部部长、研究员魏宪义笑言这是一个“充满痛苦与磨难的历程”。
为了将这一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最终在临床上得到使用。研发团队联系到包括广州中山大学附属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川大华西医院等国内8家在肝移植手术界颇有影响力的医院,为“静注人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临床试验对照。
魏宪义说,他们通过在8家医院选取230个肝移植患者作为受试者,最终有194例完成了6个月的药物使用对照临床观察。发现182人在观察期内复发率为零。
随后,他们又对这182例患者进行了术后2年期限的随访观察,随访期的感染复发率为仅0.55%。以此证明,该药品能有效预防乙肝相关肝移植患者的再感染,在感染率大大降低的情况下,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让患者在10年至20年内不复发。最终,详实、系统的临床试验数据,通过了国家药品管理局审评中心的考核。去年6月,获批后的静脉注射人乙肝免疫球蛋白开始在全国的肝移植中心推广。
川大华西医院肝移植中心严律南教授欣喜地认为,这个发明成果不但提升了我国在血液制品行业的地位,更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防治从“口”着手10067
- 02. 蘑菇被重金属污染 不利肝脏9281
- 03. 神奇小动作助你躲过“癌魔”7893
- 04. 肝癌偏爱的五类人8805
- 05. 肝癌的控制与预防7462
- 06. 预防肝癌 警惕亚硝胺8248
热门阅读
- 01. 脂肪肝的诱发因素不可小视
- 02. 丙肝是怎么引起的
- 03. 大三阳怎样转阴
- 04. 肝脏预示人体衰老的两大征兆
- 05. 怎样预防肝炎传染
- 06. 肝损伤的并发症
- 07.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肝血管瘤
- 08. 准新娘查出携带乙肝病毒,瞬间吓跑未婚夫
- 09. 减肥不当惹上脂肪肝
- 10. 乙肝有哪些症状? 乙肝生活中怎么保养?
图片推荐
肝病盯上国人 不能等着“亡羊”再“补牢”
肝病盯上国人,不能等着“亡羊”再“补牢”! 人们的生活好了,寿命长了,但肝脏却似乎更脆弱了。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肝病患者逾2亿人,超过人口总数的10%,由肝病导致的医疗费用成本达1000多亿元。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因乙肝抗体的产生,可有效抵抗乙肝病毒的侵袭,降低乙肝感染的几率,故在临床“乙肝抗体的持续时间”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抗体是不是终身存在的呢? 乙肝抗体是终身存在的吗?专家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人到中年,身体进入“多事之秋”,肝脏也容易闹毛病,特别是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对中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中年人养生保护肝脏是重点。 心情要舒畅 抑郁、愤怒是损害肝
六个护肝小秘方
六个护肝小秘方 近些年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肝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哪些方法能保肝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个护肝小秘方。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
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
目前我国脂肪肝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导致脂肪肝的病因有很多,其中肥胖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那么,到底为何脂肪肝多是肥胖人?对此,肝病原因专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 为何脂肪
高考体检3月8日开始 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昨日,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我市城区高三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10日13日;邗江区考生的体检时间为3月8日10日。据悉,今年高考体检项目与往年无异,共分为7大项目,取消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 记者
南京乙肝病毒携带女终领到健康证(组图)
小陈向记者高高举起她的健康证。小陈做的锦旗终于送出去了。为了拿到食品行业从业健康证,南京某大学学生小陈(化名)经历了多次波折,本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昨天下午,南京市玄武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