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癌肝癌病因病理 → 肝癌发病机制新概念—肝细胞膜电位学说举报

肝癌发病机制新概念—肝细胞膜电位学说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062次
        美国学者Minuk报告,在流行地区,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约为150/10万人口。但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多,手术切除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诊断较晚者常常不能手术。为了改进HCC的治疗,须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制。 在80年代初期,Minuk等人在游离大鼠肝细胞表面发现了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GABAA受体激活造成肝细胞膜超极化。GABAA受体激动剂(如GABA、氨甲异口恶醇和乙醇)不仅使肝细胞膜超极化,而且抑制肝细胞再生;而GABAA受体拮抗剂(如毕扣扣灵和环丙沙星)抑制超极化过程,增加肝细胞再生。 多胺(包括丁二胺、亚精胺及精胺)是多价脂肪族阳离子,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研究证明,多胺对细胞增殖是必不可少的。多胺诱导增殖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找到答案,即在细胞浆合成的多胺是如何在胞浆浓度升高以前进入核内的。这或许可从部分肝切除大鼠中找到答案,它是研究肝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有效模型。部分肝切除后,肝内GABA能活动减弱,肝细胞膜电位约去极化30%~40%。而且,只要DNA合成在进行,去极化过程即持续存在。在理论上,去极化状态有利于多胺从带正电的细胞表面进入带负电的细胞核。 很多人测定了恶性肿瘤细胞及其邻近正常细胞的膜电位,结果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恶性肿瘤细胞显著去极化。 关于治疗,Minuk等发现增加GABA能的活性可降低恶性肝细胞系甲胎蛋白mRNA的表达,暂时转染GABAA受体亚基可降低细胞增殖。 综上所述,GABAA受体对肝细胞膜电位有重要作用。当GABAA受体下调或缺乏时,肝细胞去极化,在去极化状态下可使带阳电荷的促生长因子(如多胺)从细胞浆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内它们与其他促生长因子和癌基因协同作用,诱导DNA复制。使肝脏恶性肿瘤细胞的膜电位恢复静息超极化状态,大概可对HCC产生抑制作用。
标签:肝癌  发病  机制  新概念  概念  细胞  细胞膜  学说  
图片推荐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