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围大 提防脂肪肝来袭
有人说肥胖是自己的事情,胖就胖了。在日本可不是,前不久,日本政府立法规定:地方政府和企业每年为雇员进行体检时,必须严格检查年龄在40岁至75岁之间员工的腰围:男性腰围不得超过33.5英寸(85厘米),女性腰围不得超过35.4英寸(90厘米)。腰围值超标者必须减肥,减肥不成功将接受健康教育,屡教不改者自动离职。
这么严苛的腰围警戒线是否有道理呢?我们发现腰围一旦突破了警戒线,确实意味着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算一算
看一看
自己是否属于肥胖
很多人喜欢在街头称自己的体重,其实有时候体重超重不一定是肥胖。专家表示,超重是指体重超过正常标准,而肥胖则是脂肪过多,比如举重运动员,肌肉组织含水量达到75%,脂肪组织含水量仅15%-30%。所以举重运动员常是超重者,但是体内脂肪并不多,不算肥胖。
要看自己是否肥胖,还是要动动笔算一算。现在判别肥胖的办法,国际上通用的就是体质指数(BMI)。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中国人的成人标准应该是,BMI为18 .5-24之间为正常体重,大于24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
■腰围大的危害
腰围是判断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指标
据介绍,日本这一腰围警戒线与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05年出台的鉴别是否存在健康隐患的腰围上限相同。
专家称,腰围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很好的指标来衡量身体是否健康。谈到腰围,就不能不说另一个有关联的病征———代谢综合征。在判定是否患该病时就用腰围作为一个关键的指标。国际糖尿病联盟制订代谢综合征的标准时就提到,首先是中心性肥胖,欧洲男性腰围超过94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亚洲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超过80厘米。同时再加上另外4项中的任意两项就能判定为代谢综合征。
有了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马上来了,而且是成倍地来。比如,有代谢综合征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2倍,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5倍。
东西方人腹部肥胖不一样
专家表示,腰围是检测东方人内脏脂肪沉积量简单而精确的方法。印度和中国是胖子“肚子大”最突出的两个国家。西方人肥胖通常是四肢大。东方人的“大肚腩”脂肪都集聚在腹部的内脏周围,而西方人“大肚腩”的肥膘都在皮下。内脏集聚脂肪容易导致肥胖相关疾病,皮下脂肪则对健康害处相对小。
腰围超标带来的就是肥胖,肥胖就引起代谢紊乱,带来痛风、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胆结石等一系列疾病。另外,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腰围和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线性关系,腰围越大,肝内脂肪的沉积量越多。
中国人的梨形肥胖可能是基因作祟
为什么国人一胖就胖肚子,而欧美人士则呈现出均衡发展的哪都胖的现象呢?专家表示,虽然医学研究方面迄今仍未明确其原因,但综合考虑,关键还是和东方人种的基因以及环境因素相关。要看自己是不是梨形肥胖的人,往往无法通过B M I指数检测出来的,只能用腰围、臀围的比值来予以确定,男性的比值超过了0.85,女性的超过了0.8,即可认定为梨形肥胖。而伴随着梨形肥胖而来的,就是一种名为胰岛素抵抗的基础性病理特征,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糖、脂代谢紊乱。
其实日本在进行立法前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是满街到处是“梨子”。直到医学工作者发现了腹型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直接关联度后,这才硬性作出了规定。
身材梨形,冠心病危险因素高
伴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尤其是腹部隆起的梨形肥胖人群确实越来越多。而且呈现出北方人比南方人胖,南方人也越来越胖的趋势。
“其实,梨形肥胖人群,伴随着代谢综合症的疾病发生。这一疾病不仅仅是导致了心脏负荷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了脂肪心等疾病和血压、血脂、血糖三类基础性指标的飙升。”吴同果表示,撇开心脏负荷增大不说,这三项指标每有一项成为疾病,其冠心病、心梗等心源性疾病的发生几率就会增加1-2倍,如果三项指标同时超标,其心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就比常人要高出6倍。
“对于梨形身材的人而言,隆起的是腹部,受伤的是心脏,这句话显得尤为贴切。”,吴同果表示道。
■如何减腰围
要减腰围,还是要从整体减肥入手
专家认为,减肥是全面的,不应该只注重某个部位。冉建民同时表示,哪里胖运动哪里是误区。比如腹型肥胖人群,就以为多做仰卧起坐就能解决腹部肥胖的问题。其实,那样做的作用相当微小。要说到减腰围,还是老生常谈,需要从整体的减肥入手。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年轻别挥霍,当心酒精肝找上你7857
- 02. 酒精肝二级预防7655
- 03. 筛检酒精中毒预防酒精肝8884
- 04. 防治酒精肝的小建议8844
- 05. 预防酒精肝的8条措施8887
- 06. 多吃柑橘可以防酒精肝10136
热门阅读
- 01. 恶心厌油恐是脂肪肝 保健工作不能缺五件事
- 02. 讲述一个乙肝患者的求医之路
- 03. 巧吃葡萄可以治疗肝病
- 04. 三大方法 让你和乙肝再也不见
- 05. 我省丙肝患者75万感染者大多“不知情”
- 06. 食用蘑菇 远离甲肝
- 07. 我国肝硬化多由肝炎所致 肝硬化者注意生活七忌
- 08.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09. 乙肝患者应预防感染戊肝病毒
- 10. 肝的致命伤的十大原因
图片推荐
蘑菇能防癌吗?
蘑菇,属于理想的天然真菌类食品,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功效,在饮食推荐上,蘑菇可谓是肝病患者的饮食佳选,那蘑菇能防癌吗? 小小蘑菇能防癌?是的,蘑菇的确有一定防癌、抗癌功效,日常饮食多吃蘑菇,对机体
乙肝孕妇 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前段时间,某报上登了一篇《6个孕妈妈就有1个糖尿病》的文章,介绍了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看到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想起在曾帮医院妇产科建立的乙肝孕妇数据库中,资料记载完整的乙肝孕妇数量
专家称乙肝病毒感染者最好不用母乳喂养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在中国办事处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儿童的母亲是这一未来的守护者。”这是今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世界卫生日的献词。本报记者韩萌摄 每年有330万婴儿——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蜘蛛痣、蜘蛛痣图片
蜘蛛痣常出现于慢性肝病患者体表,常随着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多、减少或消失,因此蜘蛛痣对于判断肝功能的状态有一定得参考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多认识一下什么是蜘蛛痣,看看蜘蛛痣图片对于能否正确辨别和诊断蜘蛛痣是很
专家:保护好肝脏才是正路
酒桌前推杯换盏时,也让肝脏泡在酒精里煎熬,时间长了,酒精性肝硬化成为致命的伤害。为保住性命,肝脏移植是唯一选择。18日,记者从吉大一院肝脏移植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肝脏移植手术水平不断发展,从今年年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医学界曾有人这样说过,谁能找到根治乙肝的办法,那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肯定非他莫属。 蒋先生曾经把这样的希望投注到杭州专家杨医生的身上,但一年后,他的信心已经直线下落,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