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患者最需警惕的3件事
脂肪肝患者在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运动的基础上,酌情选用保肝、降脂、降糖及降压药物,将有助于控制这种“富贵病”。
近年来,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发达地区和富裕阶层的常见病。在上海,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15%,相当于每20个成年人里面,有3个人患脂肪肝。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脂肪肝仅仅是一种“富贵病”,甚至是亚健康,不痛不痒、无关紧要、可治可不治。其实不然。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脂肪肝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被医学界所认识:15%~20%的单纯性脂肪肝会在未来的5~10年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30%~40%的脂肪肝性肝炎将通过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细胞肝癌的发生;脂肪肝患者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得多,平均寿命也比普通人群短。可以说,防治脂肪肝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患有脂肪肝,不妨仔细阅读下列文字,权威肝病专家的独到见解,定将使您获益匪浅。
1.糖尿病“深藏不露”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合并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种或多种代谢紊乱者,脂肪肝的患病率高(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肝患病率高达42%),发生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的可能性大;脂肪肝患者发生糖代谢异常的概率亦很高(21%~45%的脂肪肝患者合并糖尿病)。更值得一提的是,脂肪肝患者即使目前体重、血脂、血糖、血压均在正常范围,但日后发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危险性亦大大增加。可以说,糖尿病与脂肪肝是一对“难兄难弟”,互为因果。脂肪肝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前期病变,糖尿病是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能是导致其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助推器”。
防治重点:
脂肪肝患者常规查血糖,糖尿病患者常规查肝脏B超和肝功能。
一旦被确诊为脂肪肝,除需要明确脂肪肝的病因、了解脂肪肝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之外,还应当及时查血糖,以明确是否合并存在糖代谢异常。需要提醒的是,由于不少脂肪肝患者仅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空腹血糖正常,若只查空腹血糖,将会漏诊一大批餐后血糖升高者。因此,脂肪肝患者应常规做糖耐量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以分别了解空腹、餐后血糖,以及最近一两个月内的血糖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应立即接受治疗,争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血糖正常的脂肪肝患者亦不能放松警惕,每3~6个月必须去医院复查一次空腹与餐后2小时血糖,以便早期发现问题,早期治疗。同样道理,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定期复查肝脏B超与肝功能,有助于早期发现脂肪肝,保护肝功能。
2.病毒性肝炎“火上浇油”
全球有超过5亿的人口存在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慢性感染。其中,50%以上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中国,慢性丙肝病毒感染在我国亦不少见。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西化及体力活动的减少,由肥胖所致的脂肪肝越来越多。脂肪变的肝脏是个既不称职,又极其脆弱的器官,极易受到药物、工业毒物、酒精、缺血等因素的伤害。最新研究发现,约30%的乙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脂肪变,脂肪肝可能是加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损伤及导致其预后不良和抗病毒治疗应答差的危险因素之一。
防治重点:
先治“胖肝”,再抗病毒。
很多临床医生认为,血清表面抗原阳性者一旦出现转氨酶持续增高,就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其实不然。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异常和肝炎活动时,应仔细判断其原因。当肝脏损伤乃脂肪肝所致时,抗病毒治疗常难以起效,治疗的关键在于戒酒、减肥、调整糖脂代谢紊乱及应用保肝药物(如易善复)。只有当转氨酶升高为免疫攻击所致时,才有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大家还应该明确一个概念:没有病毒并不代表没有肝脏损伤,脂肪肝同样也会导致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乙肝患者若只重视抗病毒治疗,而忽视脂肪肝的治疗,即便病毒被清除,也可能依然逃脱不了发生肝硬化、肝癌的命运。
尽管抗病毒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非常重要,但对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而言,不妨首先进行减肥、戒酒、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糖脂代谢紊乱及保肝治疗,随后再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成功的减肥可在不影响血清病毒滴度和亚型的情况下,显著改善这些患者的肝损伤。
3.肥胖“如影随形”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成人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主要原因,75%以上的血清转氨酶增高与肥胖有关。肥胖与脂肪肝的关系比饮酒与脂肪肝的关系更为密切。肥胖者即使没有伴发其他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也很高(56%~78%的肥胖者有脂肪肝)。
在肥胖性脂肪肝的形成过程中,腰围增粗、近期体重迅速增加、长期肥胖被认为是三大主因。随着体质指数的降低,脂肪肝的缓解率增加,体重下降越多,肝脂肪变消退的可能性就越大。
防治重点:半年至1年减重5%。
减肥不仅能促进肝内脂肪的消退,还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研究显示,肥胖性脂肪肝患者若能在半年至1年内将基础体重下降5%左右(每月减重1~2千克),肝内脂肪沉积就可消退,肿大肝脏可回缩,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伴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改善。减肥方法主要包括:节制饮食、加强运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减肥药物和减肥手术。其中,前3种方法为基础治疗措施,部分患者仅通过基础治疗,即能达到减肥和缓解脂肪肝的目的。减肥药物主要用于中重度肥胖,特别是合并血脂、血糖、血压增高者。减肥手术仅适用于少数重度肥胖症患者。
专家忠告
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1.偶尔酗酒也会导致脂肪肝进展。
研究证实,长期(5年以上)、过量饮酒(每天摄入乙醇量超过40克)与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对脂肪肝患者而言,即便没有达到上述标准,仅偶尔酗酒或豪饮(一次摄入乙醇量超过60克),就有可能使单纯性脂肪肝进展为脂肪肝性肝炎,最终导致肝硬化,乃至肝癌的发生。
根据乙醇与饮酒量的换算公式——乙醇(克)=酒的度数×0.8(乙醇的比重)×饮酒量(毫升)计算,60克乙醇相当于150毫升(3两)50度白酒、1800毫升(3瓶)4度的啤酒,或750毫升(1瓶)10度的红酒。
2.治疗脂肪肝,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同等重要。
脂肪肝患者常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类患者希望靠药物治愈脂肪肝,再贵的药都愿意买。但要他少吃、少喝、多运动,比登天还难;另一类患者不愿意用药,希望通过严格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来治愈疾病。实际上,这两种做法都不够科学。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同等重要,偏废任何一方,均达不到最佳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除单纯性脂肪肝外,光靠少吃多动等基础治疗,很难有效改善脂肪肝,特别是有转氨酶升高、合并糖脂代谢紊乱的脂肪肝患者的预后。而一味依赖药物而不重视减肥等基础治疗效果亦不好。
正确的做法是,在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结构、加强运动的基础上,酌情选用保肝(如易善复)、降脂、降糖及降压药物,努力将容易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有关指标控制在正常范围,以获得最大的临床益处。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非均匀脂肪肝的影像学特点10823
- 02. 脂肪肝的7个可能先兆7052
- 03. 脂肪肝肝区不会很疼8061
- 04. 如何确诊脂肪肝?8553
- 05. 不同程度脂肪肝症状表现不同12906
- 06. 将军肚脂肪肝发病高于常人 7症状警示脂肪肝10314
热门阅读
- 01. 吃药也得肝病?5类人最容易惹上肝病
- 02. 肝癌晚期如何补充元气?山药扁豆粥调理肝癌晚期
- 03. 肝硬化到底有那些类型?
- 04. 得了乙肝真的会“扫性”?
- 05. 酒精肝容易引起肝癌吗
- 06. 孩子大小便可以看出乙肝 孕妇如何做乙肝五项检查
- 07. 脂肪肝自测轻度脂肪肝的症状表现
- 08. 9招彻底摆脱将军肚!
- 09. 注意:肝腹水患者的保健误区
- 10. 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调理
图片推荐
夫妻相继割肝救儿子 父亲获评“东莞好人”
为了挽救自己身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儿子肖体政,肖坤庆与妻子先后捐肝救子,这对夫妻故事感动了无数的民众。昨日,在2016年首场东莞好人入选名单发布仪式传来好消息,肖坤庆获得东莞好人称号。 29人入选东莞好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因乙肝治疗、护理不当,是可以向肝硬化转化的,故在临床“乙肝转肝硬化如何确诊”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呢?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专家表示:乙肝转肝硬化,大家可
丙肝口服抗病毒药或明年初上市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将眼光投向旅游医疗。近期,一些旅行社甚至推出了面向国内丙肝患者的海外医疗套餐,帮助丙肝患者出国获取高效药。6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专家提
小三阳应该重视定期检查
小三阳应该重视定期检查 我国乙肝患者人口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小三阳患者,而在大家的认识当中,普遍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病情要轻,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是小三阳以后也会选择不去治疗,也没有定期检查,其实这种观
休息不好会影响肝功能吗?
网友咨询:最近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我的肝功能有些不正常,我很担心,以前检查肝功能都是正常的,为什么这次却出现问题,是不是由于我最近工作忙,休息不好引起的。我想请问专家,休息不好会影响肝功能吗
驻马店“80后”慈父割肝救女:他们用大爱让生命继续
2016年4月27日,郑大一附院手术室,我们再次感受了到了父爱的伟大。由于女儿患有肝脏Carolis病并伴上消化道出血,一对来自驻马店的父女将在这里进行亲属肝移植手术,父亲的一部分肝脏将被取出移植给女
母乳喂养分情况 彭劼谈妊娠期慢乙肝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慢性乙肝和妊娠相互影响,慢乙肝能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危险,妊娠反过来又会加重原有的肝损伤,所以妊娠期抗病毒治疗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参加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乙肝病
2015年中国乙肝疫苗批签发数据分析
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当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种使用时,肯定将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卫生部儿童免疫计划接种程序: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6月分别接种第2、3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