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个数字,重振乙肝防治信心!
据2006年卫生部统计:
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从1995年的1.2亿降到9300万;乙肝病人从同期的3000万降到2000万。
追溯历史,我国是从1992年开始对新生婴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的。我国医疗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用事实证明: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乙型肝炎一直是我国最主要的肝炎类型。乙肝的传染性虽然不如甲肝那么强,但容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如果未能得到规范的抗病毒治疗,20%—30%的乙肝病人可发展为重症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全世界每年死于乙肝的人达100万以上。这正是多年来人们谈乙肝色变的原因。
其实,如果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乙肝完全有可能远离我们的生活。
接种,将抗击“阵线”前移
由于新生儿乙肝疫苗普遍接种行为的制度化,我国疫苗接种的效果相当可喜。这是已经证明的最有效的乙肝预防方法。如今,在我国一些大城市,15岁以下的青少年乙肝阳性率已降至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5岁以下的孩子阳性率几乎为零。对于这个胜利成果,疫苗接种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把防治乙肝的阵线移前至低龄人群。
那么,对于刚出生的婴儿,乙肝疫苗应该怎么接种?标准的注射规程应遵循“0、1、6”原则:出生后24小时内先注射第1针乙肝疫苗,出生1个月后注射第2针,出生6个月后再注射第3针,即可获得90%以上的表面抗体阳性率。全程免疫后(6个月后),如仍没有产生抗体或抗体生成不佳,则可加大剂量再次注射,或由肌肉注射改为皮下注射。倘若错过了这次机会,还可以选择补种疫苗。
疫苗注射完,需要检查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接种有无效果。没有产生抗体的,虽不能说肯定会感染乙肝病毒,但与有抗体者相比,保险系数会大大降低。而已经产生表面抗体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应每1-2年检查一次。如果抗体生成不足,需要再次注射,加强免疫。此外,一般来讲,一次免疫期保护作用可持续5-9年。
强化乙肝“通牒”行动
通过接种疫苗而实现的辉煌战绩,应该如何继续扩大战果呢?如果碰上遗漏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又该怎么办呢?
主流战术1:隔离治疗。急性者隔离治疗至病情稳定。慢性者和带毒者应定期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现症感染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反映现症乙肝病毒感染)不能从事食品加工、饮食服务、托幼保育、献血等活动。
主流战术2:合理规避。加强餐具和用具的消毒处理。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具或一用一消毒制度。接触病人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主流战术3:切断体液传播。采取主动和被动的免疫接种计划,切断母婴传播。加强对药瘾者、同性恋者、性工作者的管理,避免不洁的性接触。
乙肝病情,及早“刺探”
在生活中,如某人突然觉得全身乏力、食欲下降、腹胀、恶心、厌油、右腹部疼痛,甚者可伴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这时就要怀疑是否感染了肝炎。最简单的方法是去医院抽血检查。
但是,不少人一看到验单上的项目就糊涂了。因为他们对肝炎病毒的几对抗原抗体并不能分辨得很清楚,常常张冠李戴。
相对甲肝、丙肝那些侧重关注某个抗体变化的肝炎而言,乙肝须同时检测病人体内乙肝病毒的几种抗体和抗原,才能真正了解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当然,如能直接检测出病毒的核酸,那就最好不过,因为这是病毒正在复制和具有传染性的直接标志。
不过,很多时候,病情不一定处于高度传染阶段,因此,以下的病原免疫学指标就成了常规检查项目。它们分别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 HBeAg)和核心抗原(HBcAg),以及三种抗原诱生的对应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
简易版“两对半”,你须弄懂
由于技术的原因,一般的实验室无法检测核心抗原,所以,三对六种抗原抗体中就少了一项。常见的医院化验结果通常就是“乙肝五项”,俗称“两对半”。验单中一些相对简单的情况,可以通过下表自查。
各抗原抗体表示的临床意义:
※表面抗原的存在与体内的乙肝病毒相关,感染乙肝病毒后最先出现表面抗原;
※表面抗体的存在与体内具有的保护性相关,能抵抗病毒入侵;
※e抗原的存在及病毒的复制与肝炎传染性相关,略晚于表面抗原出现;
※e抗体的存在与病毒复制受到的抑制相关;
※低滴度核心抗体主要表示过去感染过乙肝病毒,高滴度者表示低水平感染。
总之,乙型肝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信心和毅力。防治乙肝的关键是做到早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医生与病人之间也要作好沟通。而且,如今医药观念已经更新换代,乙肝的防治水平比过去大大提高。乙肝的最新统计数据给我们重塑信心:只要保持乐观和耐心,乙肝完全可防、可治。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葡萄保肝,胜过保肝药8509
- 02. 大三阳妈妈宝宝四个月有抗体8795
- 03. 专家建议:乙肝携带者半年检查一次!7231
- 04. 肝病患者适宜睡前泡脚8571
- 05. 乙肝养护夏季注意5要点 乙肝饮食忌宜别忘记11493
- 06. 男人喝什么茶可保肝护肾?8033
热门阅读
- 01. 肝硬化常因并发症而死亡 肝硬化如何长期用药?
- 02. 乙肝疫苗加强针不是必须打的!
- 03. 乙肝携带者的传播途径
- 04. 肝血管瘤吃什么好 肝血管瘤饮食注意事项
- 05. 专家教你如何有效预防乙肝
- 06. 有利于肝硬化康复的几种蔬菜
- 07. 列举慢性肝炎的发病症状
- 08. 丙肝病毒潜伏期到底多久呢
- 09. 酒精肝是酒精中毒引起的吗?
- 10. 女性感染乙肝的疑问
图片推荐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中药贸易中,80%的中药是日本产的,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中草药约36.55美元,远高于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中国。”这个尴尬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很纠结。他指出,这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肝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下车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往往死于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不可忽视。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脂肪肝患者除了应积极采取适当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病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脂肪肝不宜吃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