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预防乙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健康关注:接种疫苗 预防肝病
背景:资料显示,中国是乙肝大国,约57.6%的人口过去曾或现在正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目前有1.2亿人携带慢性乙肝病毒,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可以说乙肝的流行情况不容忽视。为此,国家卫生部将今年3月18日的全国爱肝日的主题确定为“接种疫苗,预防肝病”。据受访专家介绍,春季是肝炎病毒活跃期,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乙肝病不但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且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危害。因此预防肝病就需要从接种疫苗开始。
广东省肝病学会理事、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彭劼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据数据显示,我国乙型肝炎发病多年来呈总体上升趋势,处于传染病发病率前列。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散在发生,年龄25 ~4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由于十多年乙肝疫苗的接种,儿童发病率低。如今乙肝疫苗接种已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规范内,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将得到控制。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的措施
据彭劼介绍,长期以来,由于铺天盖地虚假乙肝广告误导,严重扰乱了市民对乙肝这一普通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环境。导致市民“谈肝色变”,视乙肝患者为瘟疫。其实,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类型。其中,以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最为严重。因为该类疾病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一旦罹患,难以根治,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彭劼指出,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保护个体和预防疾病有着显著的效益,高抗原含量的疫苗更可提供至少15年的有效保护。
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
加速控制乙肝,必须“双管齐下”,一是新生儿;二是青少年和其他高危人群。彭劼表示,凡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以下人群:①青少年(大、中、小学生)。既往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②医护人员;③医学检验人员;④保育人员;⑤乙肝病毒已感染者或乙肝病人的配偶、子女或密切接触者;⑥血液透析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和性乱者。此外,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
彭劼强调说,被感染的新生儿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仅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不能预防幼儿时期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只有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才可以阻断母婴传播,阻断生活接触中的乙肝病毒传播。乙肝免疫不仅能预防个体发病,还能预防、减少人群中携带乙肝病毒状态,达到减少或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另外,研究发现接种乙肝疫苗有助降低儿童肝癌发病率。
热点解读 科学认识
彭劼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患者对于乙肝疫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他下面就一些热点问题做一个回答:
问题一:打过乙肝疫苗是否还需打加强针?
彭 劼:如果已经接种过三次,如果有抗体形成,那就需要间隔3~4年加强一次,或者检测抗体的滴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如果没有抗体形成,那就要从基础开始再打三针。如果要检查抗体就去医院做“两对半”即可知道。
问题二:乙肝疫苗何时起效?
彭 劼: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个月内打三针,接种第1针后1个月,大约30%的人出现抗体;接种第3针后1个月,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换句话说,乙肝疫苗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有30%的人开始起部分效果,第三针注射完成后1至2个月乙肝疫苗肯定会起效了,这个时候去医院检查效果,如果有乙肝表面抗体,就可长期获得保护不被传染乙肝。
问题三:接种乙肝疫苗须注意什么?
彭 劼:接种乙肝疫苗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查,常规要检测肝功能和乙肝五项。因为感染乙肝病毒后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均无自我不适感觉,不验血检查不知道。原则是肝功能正常和乙肝五项全部阴性者才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均不可接种乙肝疫苗。检查肝功能异常者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待肝功能正常后再行接种。
问题四: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从未打过乙型肝炎疫苗,是否还需要再打疫苗?
彭 劼:以前从未打过乙肝疫苗,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的人,说明既往已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而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这种人一般不必再打乙肝疫苗。
问题五: 注射乙肝疫苗是否“一劳永逸”呢?
彭 劼: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许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受传染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经临床验证,乙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儿童在0-1-6程序接种(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针10微克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再注射1针)后的免疫效果持续时间较为长久,免疫力一般可维持4-5年以上。到4周岁时再加强注射一次(由于原来免疫过,肌体有一种“回忆反应”,所以只需注射10微克或20微克乙肝疫苗1针),就可以产生较高抗体。但据研究,许多因素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不能掉以轻心。
问题六: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肝炎?
彭 劼:家庭成员中有人患了肝炎,如果是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应尽量让病人住院,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对病人用过的衣物等应煮沸半小时以上,或置于太阳光下曝晒两小时。家里其他环境可用1%的煤酚皂溶液或肝炎84消毒液擦洗。若家中有人查到“澳抗”阳性,肝功能不正常时,为乙肝病毒感染。如没有条件住院或病情不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予护肝或抗病毒治疗,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一般情况下不必实行分餐制,因为慢性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一起就餐是不会被传染的;家中其他成员还应尽快去医院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如乙肝病毒标志物全阴性,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夫妻之间如一方有乙肝,另一方如尚未感染乙肝,则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 如感染的是丙型、丁型肝炎病毒,其预防方法与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相同,如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其预防方法与甲肝肝炎的预防方法相同。只要积极治疗与预防,就不会传播给家庭其他成员。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讲解慢性肝炎的常见发病类型12703
- 02. 乙肝母婴阻断的最佳时间7377
- 03. 肝胆湿热是肝炎吗10113
- 04. 细数导致慢性肝炎复发的六大因素12329
- 05. 甲型肝炎的诊断10535
- 06. 乙肝小贴士:我需要抗纤维化治疗吗?10429
热门阅读
- 01. 乙肝妈妈的传染危险性有多高?
- 02. 肝腹水发生时的症状是什么
- 03. 专家支招看懂乙肝化验单—乙肝五项指标
- 04. 当心!别让肝炎跟着药物来
- 05. 防止乙肝变肝癌的十点注意
- 06. 选择肝炎药物的方法
- 07. 脂肪肝也分不同类型 饮食上有不同讲究
- 08. 脂肪肝患者怎样调整饮食?
- 09. 乙肝疫苗接种失败的三种补救办法
- 10. 肝硬化出血,应该怎么吃
图片推荐

乙肝歧视已影响国家发展
肝病患者所受身心伤害远远超过病毒本身危害,携带乙肝病毒的大量优秀人才得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农工民主党提出了一个名为规范乙肝检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党派提案

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起居要注意什么?
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起居要注意什么?一旦家里有人患上了肝硬化,家属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想办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生活起居中要注意很多方面,那么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起居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

小心肝病盯上肥胖一族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有所降低,然而肥胖相关肝病的发病率却不断攀高,而且起病渐趋低龄化。在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增多的肥胖现已

丈夫发现妻子患乙肝后要离婚
最近,一对夫妻闹离婚,原因是丈夫通过妻子的体检单发现妻子有乙肝,而且一直隐瞒着自己。 王女士在体检中查出携带乙肝病毒,被丈夫李先生诉至法院要求离婚。近日,顺义法院审理了此案。 李先生称,他和王女士

乙肝病毒 宝宝可以拒收的“礼物”
患者A:我前几年已被发现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正当我和男友准备结婚时,却发现男友也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男友是个很孝顺父母的人,而且他妈妈很想抱孙子。有一天,男友说我们在一起不

吃什么蔬菜有利于降低转氨酶?
转氨酶高,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针对性治疗是关键,在降低转氨酶上,饮食调理亦是很有利的基础环节,在饮食上:吃什么蔬菜有利于降低转氨酶?就此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对健康、对免

原发性肝癌5大病因学危险因素 乙肝是主因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肝胆外科副主任、副教授 万云乐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近年来有逐渐上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我们都知道乙肝是可以直接通过“母-婴途径”感染胎儿的,故在临床有关“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问题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怎样才能有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呢? 如何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