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疫苗,预防乙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健康关注:接种疫苗 预防肝病
背景:资料显示,中国是乙肝大国,约57.6%的人口过去曾或现在正受到乙肝病毒感染。目前有1.2亿人携带慢性乙肝病毒,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可以说乙肝的流行情况不容忽视。为此,国家卫生部将今年3月18日的全国爱肝日的主题确定为“接种疫苗,预防肝病”。据受访专家介绍,春季是肝炎病毒活跃期,而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乙肝病不但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很大负面影响,且对社会的稳定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危害。因此预防肝病就需要从接种疫苗开始。
广东省肝病学会理事、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彭劼接受采访时指出,近年来,据数据显示,我国乙型肝炎发病多年来呈总体上升趋势,处于传染病发病率前列。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散在发生,年龄25 ~4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由于十多年乙肝疫苗的接种,儿童发病率低。如今乙肝疫苗接种已纳入国家计划免疫规范内,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将得到控制。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的措施
据彭劼介绍,长期以来,由于铺天盖地虚假乙肝广告误导,严重扰乱了市民对乙肝这一普通疾病的认知和治疗环境。导致市民“谈肝色变”,视乙肝患者为瘟疫。其实,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它主要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5种类型。其中,以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最为严重。因为该类疾病起病隐匿,难以察觉,一旦罹患,难以根治,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是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彭劼指出,接种乙肝疫苗对于保护个体和预防疾病有着显著的效益,高抗原含量的疫苗更可提供至少15年的有效保护。
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免疫接种
加速控制乙肝,必须“双管齐下”,一是新生儿;二是青少年和其他高危人群。彭劼表示,凡处于乙肝病毒感染高危状态的易感者,均应接种乙肝疫苗,主要包括以下人群:①青少年(大、中、小学生)。既往无乙肝疫苗接种史者;②医护人员;③医学检验人员;④保育人员;⑤乙肝病毒已感染者或乙肝病人的配偶、子女或密切接触者;⑥血液透析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男性同性恋者和性乱者。此外,母婴传播是乙肝最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
彭劼强调说,被感染的新生儿70%~90%变成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仅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免疫,不能预防幼儿时期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只有对所有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才可以阻断母婴传播,阻断生活接触中的乙肝病毒传播。乙肝免疫不仅能预防个体发病,还能预防、减少人群中携带乙肝病毒状态,达到减少或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另外,研究发现接种乙肝疫苗有助降低儿童肝癌发病率。
热点解读 科学认识
彭劼告诉记者,目前很多患者对于乙肝疫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他下面就一些热点问题做一个回答:
问题一:打过乙肝疫苗是否还需打加强针?
彭 劼:如果已经接种过三次,如果有抗体形成,那就需要间隔3~4年加强一次,或者检测抗体的滴度来确定是否需要加强。如果没有抗体形成,那就要从基础开始再打三针。如果要检查抗体就去医院做“两对半”即可知道。
问题二:乙肝疫苗何时起效?
彭 劼:乙肝疫苗注射全程需要6个月内打三针,接种第1针后1个月,大约30%的人出现抗体;接种第3针后1个月,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峰。换句话说,乙肝疫苗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有30%的人开始起部分效果,第三针注射完成后1至2个月乙肝疫苗肯定会起效了,这个时候去医院检查效果,如果有乙肝表面抗体,就可长期获得保护不被传染乙肝。
问题三:接种乙肝疫苗须注意什么?
彭 劼:接种乙肝疫苗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查,常规要检测肝功能和乙肝五项。因为感染乙肝病毒后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般均无自我不适感觉,不验血检查不知道。原则是肝功能正常和乙肝五项全部阴性者才全程注射乙肝疫苗。各种急性病期间或慢性病急性发作期间均不可接种乙肝疫苗。检查肝功能异常者先不要注射乙肝疫苗,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待肝功能正常后再行接种。
问题四: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从未打过乙型肝炎疫苗,是否还需要再打疫苗?
彭 劼:以前从未打过乙肝疫苗,查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的人,说明既往已有过乙肝病毒感染,而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这种人一般不必再打乙肝疫苗。
问题五: 注射乙肝疫苗是否“一劳永逸”呢?
彭 劼: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许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就可以“一劳永逸”,不受传染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经临床验证,乙肝疫苗是安全有效的。儿童在0-1-6程序接种(即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一针10微克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再注射1针)后的免疫效果持续时间较为长久,免疫力一般可维持4-5年以上。到4周岁时再加强注射一次(由于原来免疫过,肌体有一种“回忆反应”,所以只需注射10微克或20微克乙肝疫苗1针),就可以产生较高抗体。但据研究,许多因素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不能掉以轻心。
问题六:生活中应如何预防肝炎?
彭 劼:家庭成员中有人患了肝炎,如果是甲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应尽量让病人住院,隔离,防止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对病人用过的衣物等应煮沸半小时以上,或置于太阳光下曝晒两小时。家里其他环境可用1%的煤酚皂溶液或肝炎84消毒液擦洗。若家中有人查到“澳抗”阳性,肝功能不正常时,为乙肝病毒感染。如没有条件住院或病情不重,应在医生指导下予护肝或抗病毒治疗,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一般情况下不必实行分餐制,因为慢性乙肝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染,一起就餐是不会被传染的;家中其他成员还应尽快去医院检查乙肝病毒标志物和肝功能,如乙肝病毒标志物全阴性,应尽快接种乙肝疫苗;夫妻之间如一方有乙肝,另一方如尚未感染乙肝,则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 如感染的是丙型、丁型肝炎病毒,其预防方法与乙型肝炎的预防方法相同,如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其预防方法与甲肝肝炎的预防方法相同。只要积极治疗与预防,就不会传播给家庭其他成员。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胆管良性狭窄的诊断依据10057
- 02. 肝炎养生护理6要诀11933
- 03. 中医教你肝脏排毒法7843
- 04. 王宇明:丙肝患者易抑郁 丙肝治疗单一副反应大7984
- 05. 肝炎治疗需分清急慢性肝炎11260
- 06. 引起急性黄疸肝炎的原因10599
热门阅读
- 01. 恶心厌油恐是脂肪肝 保健工作不能缺五件事
- 02. 讲述一个乙肝患者的求医之路
- 03. 巧吃葡萄可以治疗肝病
- 04. 三大方法 让你和乙肝再也不见
- 05. 我省丙肝患者75万感染者大多“不知情”
- 06. 食用蘑菇 远离甲肝
- 07. 我国肝硬化多由肝炎所致 肝硬化者注意生活七忌
- 08.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09. 乙肝患者应预防感染戊肝病毒
- 10. 肝的致命伤的十大原因
图片推荐
蘑菇能防癌吗?
蘑菇,属于理想的天然真菌类食品,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功效,在饮食推荐上,蘑菇可谓是肝病患者的饮食佳选,那蘑菇能防癌吗? 小小蘑菇能防癌?是的,蘑菇的确有一定防癌、抗癌功效,日常饮食多吃蘑菇,对机体
乙肝孕妇 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前段时间,某报上登了一篇《6个孕妈妈就有1个糖尿病》的文章,介绍了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看到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想起在曾帮医院妇产科建立的乙肝孕妇数据库中,资料记载完整的乙肝孕妇数量
专家称乙肝病毒感染者最好不用母乳喂养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在中国办事处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儿童的母亲是这一未来的守护者。”这是今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世界卫生日的献词。本报记者韩萌摄 每年有330万婴儿——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蜘蛛痣、蜘蛛痣图片
蜘蛛痣常出现于慢性肝病患者体表,常随着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多、减少或消失,因此蜘蛛痣对于判断肝功能的状态有一定得参考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多认识一下什么是蜘蛛痣,看看蜘蛛痣图片对于能否正确辨别和诊断蜘蛛痣是很
专家:保护好肝脏才是正路
酒桌前推杯换盏时,也让肝脏泡在酒精里煎熬,时间长了,酒精性肝硬化成为致命的伤害。为保住性命,肝脏移植是唯一选择。18日,记者从吉大一院肝脏移植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肝脏移植手术水平不断发展,从今年年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医学界曾有人这样说过,谁能找到根治乙肝的办法,那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肯定非他莫属。 蒋先生曾经把这样的希望投注到杭州专家杨医生的身上,但一年后,他的信心已经直线下落,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