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的分期及症状
黄疸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个类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起病比较急,食欲减退,厌油腻,乏力,上腹不适,肝区隐痛,恶心,呕吐,有些患者病人可有畏寒发热,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等出现黄疸。
黄疸性肝炎临床上分为三期,即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其临床表现如下:
1、黄疸前期缓起,会出现畏寒、发热、乏力、厌食、恶心、乏力、呕吐、恶心、上腹不适、腹胀、便秘;有些病人会有上呼吸道炎症表现,也有少数出现关节痛、荨麻疹及腹泻。肝肿大常不大。偶有起病类似胆道疾患而以右上腹痛为主要表现者。本期持续5~7天。期末尿色加深,检查可见胆红素。此时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
2、黄疸期热退后出现黄疸,常见巩膜首现黄染,继而全身皆黄,于数日至2~3周内达顶峰。多数为轻度至中度黄疸。此时消化道症状加重,肝脏肿大,有压痛及叩击痛;少数脾脏肿大,助缘下可触及。分病人伴有皮肤搔痒、心动徐缓、腹痛及皮疹。患者经过数日休息后,恶心减轻、呕吐消失、食欲逐渐好转。血液白计数一般正常或稍低,分类计数淋巴偏高,可有少数异常淋巴出现。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黄疸很深、粪便灰白色者,尿胆原可能暂时阴性)。血清ALT活力升高,常在0u以上,此期持续2~6周或更久。
3、恢复期此期黄疸渐退、肝肿大及其他各种症状均渐消退,食欲恢复正常,但仍感轻度肝区痛。此期持续平均一月。少数黄疸,持续数月不消,乏力、肝痛及胃肠症状不甚,肝功能显示阻塞性黄疸,ALT仅轻度或中度上升,称为淤胆性肝炎。并发症:少数可并发心肌炎、心包炎、粟粒性病毒性肺炎、胰腺坏、糖尿病、脑膜脑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溶血性贫血、全血减少、障碍性贫血、血栓性静脉炎、肾炎、睾丸炎、丘疹性皮炎、多发性关节炎等中的一种咸数种。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阿米巴性肝脓肿病因讲解11195
- 02. 胆结石的常见中药治疗方法8357
- 03. 预防肝炎的工作有哪些呢11885
- 04. 女性警惕自身免疫性肝炎14261
- 05. 肝硬化并发症带走布鞋院士李小文 众专家详解病因及防治13086
- 06. 肝炎患者宜吃猪肉和鲫鱼11473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病人从哪些方面护理?
- 02. 甲肝患者如何自我保健?
- 03. 细说乙肝两对半
- 04. 早期肝硬化能活几年?受治疗时机治疗方法的制约
- 05.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乙肝效果好么
- 06. 三大必杀让脂肪肝退散
- 07. 酒精肝怎么调理
- 08. 中期肝硬化的危害大
- 09. 北京女童注射甲肝疫苗后死亡 卫生局称不会停用
- 10. 什么是肝囊肿?肝囊肿怎么治疗?
图片推荐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乙肝两对半检查多久出结果?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检查,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可确认是否感染乙肝病毒。那么,乙肝两对半检查多久出结果?乙肝两对半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男性肝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都说男人三十一枝花,但男人一旦迈过30岁的门槛,由于生活压力过大、工作竞争激烈,起居无常、饮食无节、劳逸失衡,打破了正常的心理、生理的运转规律,身体机能开始走向失调,身材也很容易走样,肥胖、大肚子是一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有望治疗肝病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报告称,他们利用从儿童乳牙中提取的干细胞培育出大量肝细胞,并通过移植这些细胞成功改善了肝硬化实验鼠的症状。 人在婴幼儿时期会逐渐长出20颗乳牙,随后陆
王鹏:干扰素治疗丙肝的副作用停药可消失
2012年8月18日下午,南方医院肝病中心在广州花都举办《肝豆状核变性病学术专题会》,会上多位专家对肝豆状核变性这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疾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讨论。据了解,由于人们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认识不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是肝病医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特色疗法。治疗方法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成药的整体治疗,以及汤药辨证施治,口服或灌肠。疗效极具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对3266例病例统计中,显效2635例,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咖啡因有助保肝降低肥胖问题
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大会上报告说,大量摄入咖啡有保护肝脏的效果。 研究人员说,随着肥胖问题日趋严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数量增多。 他们把实验鼠分成三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