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兄弟连”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7005次
肝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病毒家族,拥有七个兄弟,老大老二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早已为人熟知,近年又发现了老三丙型、老四丁型和老五戊型肝炎,并且又有新的肝炎病毒兄弟的出现。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7种。除1990年前已被世界公认的5 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外,近年又发现了乙型和庚型肝炎。它们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已型肝炎病毒(HF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病毒家族,拥有七个兄弟,老大老二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早已为人熟知,近年又发现了老三丙型、老四丁型和老五戊型肝炎,并且又有新的肝炎病毒兄弟的出现。具体这“七兄弟”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老大 甲型肝炎
老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约经一个月左右,起病急,多有发热,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痛)明显,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肝肿大,黄疸病例较多,大约在65%以上,病情较乙肝轻,病死率低,很少转成慢性,但传染性强,容易出现流行。
甲肝发病前(潜伏期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较大,所以不易发现传染源和控制,这是甲肝容易出现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一、 流行特征
在已知的五型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发病占首位,以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意识的加强以及在小年龄组的甲肝疫苗接种,近年来甲肝发病有向大年龄组转移的趋向,目前青壮年患甲肝的比例明显增大。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春秋季两个发病高峰,据分析,本市春季高峰多受市区发病的影响,秋季高峰多受农村发病的影响。甲肝发病有较大的波动性,其发病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肝炎发病趋势。
二、 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从粪便中排出病毒,污染水源、食物、手或其它物品,传染给他人。
三、 预防措施
1、 提高防病意识 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2、 改变饮食习惯 减少或不在马路餐桌就餐,不喝生水(特别是农村深井饮用水),对水产品要确保煮熟后再吃。慎吃个体摊贩出售的凉拌制品。
3、 对易感者进行甲肝疫苗接种全市在推行甲肝疫苗接种前,人群甲肝抗体水平相对低下,尤其是儿童比较明显。市区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阳性率在10~30%之间,青壮年也只不过达 70%左右。所以潜在着甲肝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自1995年以来,对学龄儿童开展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工作,使10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明显减少。所以除对小年龄组儿童继续免疫接种外,有必要开展青壮年重点人群的接种。
目前使用的甲肝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减毒活疫苗,保护期 3~5年;另一种是灭活的死疫苗,保护期20年以上,根据生活条件自愿选择。
老二 乙型肝炎
乙肝,是最厉害的一种肝炎,人们个个都惧怕它,因为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会进一步演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关于它具体应该知道呢?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专家提醒您,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乙肝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这是因为感染后,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新生儿期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后大多数成为表面抗原或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因为肝硬化和肝癌发展历程很长,大约需30-40年,故婴幼儿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成为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年人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这里不是说凡是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会有不好的后果,而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迁延不愈,血中总带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这些人很难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25%前景不好,但有75%的人仍然有恢复的可能。
大三阳 小三阳 又是什么
在乙型肝炎者的血液中检查测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如果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如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阳性说明乙型肝炎者的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转氨酶又高,宜应注意尽快隔离,因为是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如小三阳阳性,说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之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
我们要不要在意大三阳 小三阳
感觉到有症状了,在意一下也无妨,平时根本没有得乙肝,不要产生心理作用,产生心理作用,一直嘀咕,反而会让你感受到疼,所以,平时,不要在乎它.得了乙肝再注意,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状况,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
老三,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老四 丁型肝炎
急性丁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炎,其临床及生化特点与单纯乙型肝炎相似,症状较轻,肝组织损害不十分严重。偶尔可见分别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两次转氨酶高峰,最后可痊愈。此类患者的肝组织内丁型肛炎抗原仅一过性出现,血清丁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M呈低滴度短暂上升,不继发产生相应的丁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G,与单纯的急性乙型肝炎相比,发生慢性肝炎的危险性较低。
老五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易在雨季和洪水过后流行,多见于秋冬季(10-11月)。在环境与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全年都有散发病例。
戊型肝炎发病年龄大多为15-49岁,儿童发病率较低,孕妇发病率高。一般病人中病死率为2.7-4.0%,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10- 39%。感染戊肝病毒后,经过15~25天的潜伏期,可表现为无黄疸型和黄疸型,两者之比约为13:1,因此极大多数为无黄疸型,也有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化验转氨酶上升时,不论是否出现黄疸,均要及时检测甲肝和戊肝抗体,以明确病原的诊断。
戊肝的治疗同甲肝,重要的一条是卧床休息。目前还没有预防戊肝的疫苗。
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做好饮水、饮食卫生管理。
病毒性肝炎至少有7种。除1990年前已被世界公认的5 种(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及戊型)肝炎外,近年又发现了乙型和庚型肝炎。它们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已型肝炎病毒(HFV)及庚型肝炎病毒(HGV)引起。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病毒家族,拥有七个兄弟,老大老二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早已为人熟知,近年又发现了老三丙型、老四丁型和老五戊型肝炎,并且又有新的肝炎病毒兄弟的出现。具体这“七兄弟”各自有什么特点呢?
老大 甲型肝炎
老大甲型肝炎(简称甲肝)从感染到发病(潜伏期)约经一个月左右,起病急,多有发热,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腹胀痛)明显,尿色加深,巩膜、皮肤黄染,肝肿大,黄疸病例较多,大约在65%以上,病情较乙肝轻,病死率低,很少转成慢性,但传染性强,容易出现流行。
甲肝发病前(潜伏期末)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并且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比例较大,所以不易发现传染源和控制,这是甲肝容易出现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
一、 流行特征
在已知的五型病毒性肝炎中,甲肝发病占首位,以儿童和青少年多发。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病意识的加强以及在小年龄组的甲肝疫苗接种,近年来甲肝发病有向大年龄组转移的趋向,目前青壮年患甲肝的比例明显增大。甲肝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有春秋季两个发病高峰,据分析,本市春季高峰多受市区发病的影响,秋季高峰多受农村发病的影响。甲肝发病有较大的波动性,其发病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地区的肝炎发病趋势。
二、 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甲肝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从粪便中排出病毒,污染水源、食物、手或其它物品,传染给他人。
三、 预防措施
1、 提高防病意识 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2、 改变饮食习惯 减少或不在马路餐桌就餐,不喝生水(特别是农村深井饮用水),对水产品要确保煮熟后再吃。慎吃个体摊贩出售的凉拌制品。
3、 对易感者进行甲肝疫苗接种全市在推行甲肝疫苗接种前,人群甲肝抗体水平相对低下,尤其是儿童比较明显。市区15岁以下儿童甲肝抗体阳性率在10~30%之间,青壮年也只不过达 70%左右。所以潜在着甲肝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自1995年以来,对学龄儿童开展了甲肝疫苗的接种工作,使10岁以下儿童甲肝发病明显减少。所以除对小年龄组儿童继续免疫接种外,有必要开展青壮年重点人群的接种。
目前使用的甲肝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国产的减毒活疫苗,保护期 3~5年;另一种是灭活的死疫苗,保护期20年以上,根据生活条件自愿选择。
老二 乙型肝炎
乙肝,是最厉害的一种肝炎,人们个个都惧怕它,因为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会进一步演变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关于它具体应该知道呢?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乙型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专家提醒您,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人群免疫水平及防治措施等有关。
乙肝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危害最大的是乙型肝炎。这是因为感染后,可以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新生儿期及3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后大多数成为表面抗原或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者中的一部分能发展成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因为肝硬化和肝癌发展历程很长,大约需30-40年,故婴幼儿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并成为病毒携带者,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年人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但这里不是说凡是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的人都会有不好的后果,而是指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迁延不愈,血中总带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或乙型肝炎病毒的人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这些人很难治愈,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25%前景不好,但有75%的人仍然有恢复的可能。
大三阳 小三阳 又是什么
在乙型肝炎者的血液中检查测出: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如果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大三阳”;在其血液中检测出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如同为阳性,在临床上称为“小三阳”。
大三阳阳性说明乙型肝炎者的病毒在人体内复制活跃,带有传染性,如同时转氨酶又高,宜应注意尽快隔离,因为是最具有传染性的一类肝炎。如小三阳阳性,说明病毒在人体内复制减少,传染性减小,如肝功能正常,又无症状,称之乙型肝炎病毒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小,不需要隔离。
我们要不要在意大三阳 小三阳
感觉到有症状了,在意一下也无妨,平时根本没有得乙肝,不要产生心理作用,产生心理作用,一直嘀咕,反而会让你感受到疼,所以,平时,不要在乎它.得了乙肝再注意,可以知道自己是什么状况,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
老三,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肝病毒(hcv)所引起,是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丙型肝炎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但它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亚于乙型肝炎。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
在预防丙肝的措施上,筛选献血员是重要一环,凡血中抗-hcv阳性或hcvrna阳性均不能作为献血员。
老四 丁型肝炎
急性丁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炎,其临床及生化特点与单纯乙型肝炎相似,症状较轻,肝组织损害不十分严重。偶尔可见分别表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两次转氨酶高峰,最后可痊愈。此类患者的肝组织内丁型肛炎抗原仅一过性出现,血清丁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M呈低滴度短暂上升,不继发产生相应的丁型肝炎抗体免疫球蛋白G,与单纯的急性乙型肝炎相比,发生慢性肝炎的危险性较低。
老五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易在雨季和洪水过后流行,多见于秋冬季(10-11月)。在环境与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全年都有散发病例。
戊型肝炎发病年龄大多为15-49岁,儿童发病率较低,孕妇发病率高。一般病人中病死率为2.7-4.0%,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10- 39%。感染戊肝病毒后,经过15~25天的潜伏期,可表现为无黄疸型和黄疸型,两者之比约为13:1,因此极大多数为无黄疸型,也有发展成为重症肝炎。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化验转氨酶上升时,不论是否出现黄疸,均要及时检测甲肝和戊肝抗体,以明确病原的诊断。
戊肝的治疗同甲肝,重要的一条是卧床休息。目前还没有预防戊肝的疫苗。
预防的方法主要是做好饮水、饮食卫生管理。
上一篇:肝炎为什么盯上职业人群?
下一篇:肝炎后综合症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大三阳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8352
- 02. 肤色,肝脏疾病的寒暑表7842
- 03. 浅谈哪些因素导致乙肝的发生4499
- 04. 乙肝小三阳为什么会乏力?7234
- 05. 乙肝小三阳患者是否可以生宝宝9286
- 06. 肝脏最小的结构单位7870
热门阅读
- 01. 父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婴儿吗?
- 02. 对于脂肪肝你了解多少 脂肪肝变肝癌只需几步
- 03. 夏季养肝茶
- 04. 2011,我们身边的中医人
- 05. 晚期肝癌患者的临终关怀
- 06.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症状
- 07. 治疗乙肝没有特效药!
- 08. 花生豆浆可降血脂 预防脂肪肝
- 09. 儿童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有哪些不良反应
- 10. 甲肝病毒(HAV)感染率与过敏的相关性
图片推荐

22岁年轻姑娘患亚急性肝衰竭
4月17日,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26岁小伙王亚军向记者求助,他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他一起挽救其年仅22岁老婆的生命。他向记者讲到:我和老婆,从2014年9月8号,也就是阴历8月15,到今天2016年4月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和肝衰竭病人有效
2012年6月1日-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中科院吴祖泽院士在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学习《干细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暂行)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侯金林教授和彭劼副教授主持,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杨旭主任,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副教授、陈金军副教授、孙剑副教

多发性肝囊肿该怎么治疗
肝囊肿是常见的一种肝脏的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是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的,因此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检查防止病变即可。但有四种肝囊肿是必须进行治疗的,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囊肿扭转者 指

严重肝损伤可致肝癌 专家教你怎样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解毒、代谢及调节血容量等功能。当肝脏受到损伤,它的功能就会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肝损伤?又应该怎样养肝护肝?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胡鹏博士,他表示肝

B超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意义?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B超能正确检查哪些病变呢? B超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中处于什么位置? B超已经非常普及,因其简

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咨询:学校体检,儿子被查出转氨酶异常,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是乙肝小三阳伴肝功异常,很是担心,那会不会影响学业?儿子在读高三,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卫生部已经出台:在体检项目上只允许查转氨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