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的类型和临床症状有哪些
很多人会患上甲肝,因为甲肝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疾病,患上甲肝主要有以下三大情况,我们来看看甲肝的临床表现吧。
甲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传染性极强,所以发病率也高,因为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甲肝在初期是很难被发现的,所以导致很多患者朋友错过了初期最佳的治疗时间,而导致病情加重,那么甲肝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就来一起看看甲肝的症状有哪些:
临床上甲肝表现为急性起病,有怕寒、发烧、食欲不佳、恶心、乏力、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一般不转为慢性和病原携带状态。当出现这类状况,那么就说明很可能被感染上了甲肝,患者应当选择治疗肝病的大医院。甲型肝炎的症状可表现为三种类型。下面我们一一来了解下。
无黄疸型甲型肝炎的症状:可表现为无其他诱因出现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病人起病时常有发热但体温在正常范围,因此,这种症状不明显,容易导致误诊、漏诊,而延误病情的治疗。
黄疸型甲型肝炎的症状:其起病急,可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频繁呕吐、腹痛、腹泻、肝区痛、小便颜色逐渐加深至浓茶状,巩膜黄染,部分患者可有大便变浅、皮肤变黄等黄疸症状,部分病例体格检查有轻度脾肿大,且肝区有压痛、叩击痛,一般持续2-6周后,黄疸逐渐退,症状和体征减轻以至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范围。
重症型甲型肝炎的症状:可表现为高热、重度乏力及严重黄染等全身症状及严重的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等昏迷的前驱症状,继续发展可发生肝昏迷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若抢救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因此,甲型肝炎患者不可对此掉以轻心,为己为他人都要积极治疗与预防。
以上就是关于甲肝的症状有哪些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看了都对甲肝的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对甲肝有防范意识,一旦发现有甲肝症状时就要立即接受治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什么是甲肝呢12612
- 02. 甲肝患者用药治疗要科学13566
- 03. 甲肝治愈后为什么又复发?甲肝的复发原因8061
- 04. 引起甲肝疾病的原因有哪些11303
- 05. 番茄-治疗肝炎的好帮手8088
- 06. 甲肝患者喝粥益处多7702
热门阅读
- 01. 乙肝小三阳怎么调理最健康
- 02. 了解肝癌症状 自我诊断肝癌
- 03. 肝硬化的饮食治疗方法
- 04. DNA出现假阳性是怎么回事?
- 05. 门静脉高压症超声诊断
- 06. 肝病专家告诫您预防策略
- 07. 乙肝病人喝红酒不利健康 莫要贪杯
- 08. 接种乙肝疫苗后喝酒会影响注射效果吗?
- 09. 提醒:电脑一族补补肝
- 10. “乙肝两对半”有什么意义
图片推荐
甘油三酯高该怎么办?
咨询:肝功检查单上显示: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会不会很严重,很是担心与疑惑,就此请教:甘油三酯高该怎么办? 针对甘油三酯高该怎么办?的咨询,肝病专家就此指出:首先查明诱发原因很重要,因临床上造成甘油三
肝硬化如何养肝
患者咨询:肝硬化如何养肝? 专家回答:肝病医院专家指出肝硬化如何养肝?对此今天有著名肝病医院肝病专家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肝硬化如何养肝?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患者养肝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首先肝硬化
Celsion肝癌药物在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招募首名患者
4月26日,专注于创新型肿瘤药物开发的 Celsion Corporation 公司宣布其全球性临床III期研究OPTIMA在中国招募了第一个病人。OPTIMA 研究旨在评估与单纯使用射频消融(rad
陈培哲:肝癌如何不反复 控制肝脏发炎是关键
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 陈培哲教授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上采访了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培哲教授,陈培哲教授生动的讲解了肝癌的发病机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通常为急性发作,据报道,近些年戊肝的感染几率有所上升,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都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
小三阳患者能吃核桃吗?
核桃,可谓滋补大脑的佳选,对于患有乙肝的患者,在饮食上可以说需要注意和讲究的比较多,那小三阳患者能吃核桃吗?很多患者来电咨询,下面就此问题给大家做下介绍。 小三阳患者能吃核桃吗?专家就此做出肯定回答
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是机体解毒、代谢的器官,而我们平时饮食和生活不注意,就会给肝脏带来很多毒性的垃圾,因此经常给肝脏排排毒,对机体健康是有益的,那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排毒的方法有很多,合理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中
首届李东垣学术思想研讨会征文通知
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首届李东垣学术思想研讨会议暨征文通 知 一、征文范围: 1.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 a.学术渊源、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研究; b.医案医话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