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传播 10个乙肝认识误区
观点一:“如果乙肝传染性那么厉害,全世界都得乙肝了”
【事实】不知道为什么要全世界得了乙肝才能证明乙肝传染性厉害?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也有数据说中国超过6成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这就是说,居住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一生中感染乙肝的总和概率不低于0.5,这是一个奇高无比的感染率。
不过,感染后并不一定成为携带者,感染后是否成为携带者要视不同年龄群体甚至不同个人的免疫力而定。根据美国乙肝基金会,围产期婴幼儿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90%;儿童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50%;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10%。
观点二:“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因此不通过消化道传染”;“共餐不会传播乙肝”;“乙肝只通过血液传染”
【事实】一起吃饭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乙肝。这样说主要是要区分乙肝和甲肝的传染途径。甲肝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染,也就是说,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仍可引起传染。乙肝就不一样,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是不会引起传染的,所以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
不过,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有粘膜破损的消化道是会引起传染的。而且要是携带者和易感者都有口腔溃疡的话,被血液污染的唾液进入破损的口腔消化道粘膜更会引起传染,这种可能性不低,因为中国人口腔健康状况普遍不佳,74%的中国人都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疾病或口腔溃疡(《人民日报》,2008)。
观点三:“唾液不会传染乙肝”;“要吃一升(或一桶)唾液才然感染乙肝”;“唾液病毒浓度低因此没有传染性”
【事实】唾液中HBV DNA水平并不低,荷兰科学家发现(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4)从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和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看,唾液HBV DNA水平只比血清HBV DNA水平差一个数量级,即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约为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的10倍。
关于唾液的传染性
A、据2004年,荷兰科学家《临床病毒学学报》)报道,唾液HBV-DNA的水平比血液HBV-DNA的水平低一个数量级。
B、血液传染性:血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即可引起传染【流行病学(第5版 2003年) 卫生部高校教材】;传播乙肝病毒所需血量非常微少,0.0001-0.0000001ml血量即可引起传染【传染病学(第3版)主编 王季午】——由此计算一下,可知血液传染需要的病毒量非常之低。
根据血液数据计算出来的唾液数据:
A、唾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可引起传染(与血液数据一样);
B、传播乙肝病毒所需唾液量为0.001-0.000001ml(是血液数据的十倍);
结果:唾液传染需要病毒数和血液传染需要病毒数一样。
观点四:“唾液要通过破损的口腔,需要很大的创口才行”
【事实】HBV不能通过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屏障。皮肤或粘膜屏障的破损——可能是极其微小和忽略不计的——是引起传播所需要的。(WHO 2002年的manual)
也就是说,极其微小的创口也可能引起传播
观点五:“只有甲肝才需要分餐,乙肝携带者不需要分餐”
【事实】这是错的,如果是甲肝的话,就不是分餐不分餐的问题了,而是要吃煮熟的食物不吃生食的问题。
观点六:“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
【事实】传染性主要要看血清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其它体液的传染性也要看每种体液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完全可能血液或体液的HBV DNA载毒量很高从而传染性很高。
观点七:“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事实】在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数周内和发作期间均有传染性。
观点八:“乙肝病毒不能间接传播”
【事实】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乙肝病毒传染性是艾滋病的50-100倍。艾滋病毒在体外几乎没有生存的能力因而没有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但乙肝病毒在体外各种器物表面可以生存7天以上而不失传染性,是可以间接传染的。参看:HBV is stable on environmental surfaces for at least 7 days, and indirect inoculation of HBV can occur via inanimate objects like toothbrushes, baby bottles, toys, razors, eating utensils, hospital equipment and other objects, by contact with mucous membranes or open skin breaks.(摘自WHO2002年的Manual)
以上英文翻译为:HBV能稳定的附着于周围物体表面长达7天,(当附着于这些无生命的物体,诸如,牙刷、奶瓶、玩具、剃须刀、餐具、医院设施及其它物品表面的)HBV与(易感者)破损的黏膜或皮肤相接触时,HBV 间接种植(传播)就发生。
简而言之,HBV 能稳定的附着于任何物体表面约7天而不失其传染性,如桌面、剃须刀片、血迹等
观点九:“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共用注射针头”
【事实】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母婴垂直传播和对婴幼儿、儿童的水平传播,共用注射针头只是儿童水平传播的一个途径,不能解释中国这么高的携带比例。从其他东亚社会看,许多东亚社会(如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或现在有或曾经达到过与中国类似的携带比例,这也足以说明用水平传播的一条途径来说明中国的携带率是不对的。
观点十:“世界卫生组织说乙肝只有三个传染途径”
【事实】原话是说有三个“主要”传染途径,同时WHO也承认有35%的感染病例传染源传染途径未明,即不能用parenteral、sexual和perinatal这三个途径来解释。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治疗的几大误区要注意8344
- 02. 做这5种职业的人最伤肝 快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11114
- 03. 脂肪肝防治14个误区 小心踏入“雷区”9833
- 04. 乙肝如何治疗更有效?13694
- 05. 小心别把甲肝“带”回家!10539
- 06. 肝病保肝降酶有效果吗 患者治疗易进这些误区13126
热门阅读
- 01. 多喝牛奶或可降低肝癌 食欲明显减退当心肝癌
- 02. 这种脂肪肝会变成肝癌 大肚男人要小心
- 03. 肝血管瘤的具体护理
- 04. 肝纤维化需要做哪些检查?肝纤维化有年轻化趋势
- 05. 肝血管瘤晚期有什么表现
- 06. 如何做酒精肝的鉴别诊断
- 07. 乙肝小三阳患者能当兵吗?
- 08. 导致肝硬化的九种病因
- 09. 不惧怕耐药现象 不期望过高——乙肝抗病毒治疗两要点
- 10. 肝好眼睛就好 肝脏与健康息息相关
图片推荐
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
昨天有网友咨询: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这位网友说最近几天自己一直吃不下去饭,对平时喜欢的食物也没有胃口,有时候还觉得口干,没力气……这位网友咨询说担心自己得了什么病,想知道食欲不振是怎么回事?食欲不振是
肝病:发病隐秘的健康杀手
我最近总感觉腹部不舒服,人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总恶心,看到油腻的一点食欲都没有,动不动拉肚子,小便黄。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天,笔者去采访内科中医时,聊得正起劲,一位患者刚好
爹爹喝酒喝得肝硬化胃出血 住院时还要将酒藏病床下
知道喝酒会伤身,但酒龄已有40年的刘先生却已无法自拔,甚至把喝酒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前日,当他因为肝硬化和胃出血而送进医院抢救时,跟医生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快点救救我,你不救我我就没法喝酒啦! 62岁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
妊娠伴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严重性!这是很多妊娠妇女多担心的问题,也是很多妊娠妇女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了帮助患者以及家属排忧解难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细的解答和具体的分析: 首先对母体的影响:发生在妊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
有患者咨询:我是一个脂肪肝患者,在电视上看见过一个妈妈为了把肝移植给孩子,通过半年的暴走治好了脂肪肝,被称为“暴走妈妈”,我想请问专家,暴走能治疗脂肪肝吗?针对患者的疑问,我们特邀肝病医院常务副院长庄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春季养肝护肝
春节养肝护肝正当时,五行中春季属木,对应肝脏,所以春季正是养肝护肝的时节,那么春季养肝护肝吃什么好呢?肝病医院专家介绍: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春季养肝护肝:饮蒲公英水养生败肝火 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