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慎潜藏丙肝病毒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丙肝病人数,已从2003年的2万多人上升为2005年的近6万人。传染病专家发出呼吁,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由于目前在中国,丙肝尚没有被列入常规体检,加上患上丙肝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多丙肝患者仍未被发现,耽误了治疗时机。
王小姐的丙肝感染之谜
25岁的王小姐做梦也想不到,今年春天,在单位组织的体检中,自己居然被检测感染上了丙肝!体检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她明显地感觉到,同事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充满了警惕。此后一段时间,大家对她总是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仿佛她随时可能把身上的病毒传染给别人……
一向洁身自好的王小姐,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感染上丙肝?为了能够寻找自己被感染的“源头”,她先是上网查询患丙肝的高危人群的特点,还从医院找了张丙肝高危人群自我检测表,但对照后,都十分肯定地排除了自己感染丙肝的可能性:自己没有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没有到不正规的医院进行牙科治疗,更没有做过文身、文眉、穿耳孔……越查,她心里的疑团就越大,自己到底是怎么感染上丙肝的?
苦恼至极的王小姐四处求医,一来为了看病,更重要的是要破解自己如何感染上丙肝这个谜,但大部分医生说的也无非是那几项问题:最近输血没有?到小诊所看过牙没有?等等,她逐一摇头。
就在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王小姐找到了北京地坛医院徐道振教授。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徐教授听完王小姐的叙述后,思索良久,对王小姐说:“你问问你妈妈,你小时候是否输过血?”王小姐一愣,当即拿出手机给妈妈打电话询问。她妈妈告诉她,她在4岁的时候得过肺炎,为了增加她的抵抗力,给她输过血浆……
“那么你4岁时的这次输血,很可能就是患上丙肝的‘源头’。”徐教授说。
“这怎么可能,难道丙肝病毒能在我体内生存21年,而我毫无症状?!”王小姐说。
徐教授遗憾地说:“幼年感染的人,有的要20年甚至30年后才有症状。不过,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在你没有出现症状时及早地发现了丙肝病毒,通过规范治疗是完全可能治愈的。”
1989年前没“丙肝”这个词
在1989年以前,世界上还没有“丙肝”这个词儿,说来您可能不信。
据徐道振教授介绍,在1989年以前,世界医学界没有“丙肝”这个概念。如果感染的不是甲肝也不是乙肝,就叫“非甲非乙型肝炎”。直到1989年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个新型的肝炎病毒后,世界病毒学会才把这个病毒正式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而在找到检测方法之前,丙肝已悄悄蔓延了数十年。
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我国的丙肝感染率大约是3.2%。估计目前至少有3600万至4000万丙肝患者和丙肝病毒携带者,而大多数感染者对自己的状况一无所知。
在我国,丙肝的规范检测方法是从1993年~1994年开始普及的,所以在1994年之前,输血或者用血制品,是否有丙肝病毒,谁也不知道。
解放军302医院张鸿飞教授回忆道:“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见到我就哭了起来。原来,他们3岁多的小孙子得了肺炎,为了给孩子增强抵抗力,就输了血浆,结果输了以后就感染了丙肝。两位老人后悔不已,哭着求我救救孩子……
丙肝隐藏性到底有多强?
传染病专家之所以强调1994年前输过血的人都应该做丙肝检查,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丙肝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
徐道振教授告诉记者,丙肝的患者中只有25%的人有症状,而75%的人没有任何症状。丙肝病毒对肝脏破坏是非常隐蔽的,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所以容易被漏诊。但是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乙肝病毒高——医学研究表明,在丙肝慢性感染者里,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及时治疗,大概有60%~80%的病人会发展成慢性肝炎。
幼年感染的人,有的要20年甚至30年后才有症状,所以有人称丙肝是“隐性的杀手”。
张鸿飞教授给记者讲了她接诊时遇到的一件事:北京的一名初中生,在一次体检中被检查出感染了丙肝,家长十分不解地问大夫:“我的孩子怎么可能患了丙肝?他能吃、能喝、能睡、能跑、能玩,在体育方面是特长生……”
丙肝高危人群
张鸿飞教授特别提醒:凡是有过输血史、拔过牙的、预防注射没有用专用针管的人(尤其是1994年以前),都可能是感染丙肝的高危人群,定期做检查就更为重要。如果第一次丙肝抗体检查为阴性,应该在6个月后做一次丙肝抗体检查,以确保无“漏网之鱼”。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破损皮肤、黏液、性行为和母婴传播,因此,曾有过输血、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胃镜检查、针灸、穿孔器具,以及有过不洁性生活史,或者曾经用过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文眉、穿耳孔等皮肤黏膜创伤性操作的人,都有可能感染丙肝。
口对口喂孙子喂出了丙肝
“客观地说,拥抱、接吻、吃饭是不会传染的,因为这些都属于消化道传播而非血液传播,如接吻者双方的口腔都没有任何破损,也就是说口腔黏膜屏障完整的情况下是不传染的。假如要是有溃疡,那可就很难说了。”张鸿飞教授说,很多人不注意生活细节,都可能增加丙肝传染的几率和范围。
解放军302医院曾经接诊过一个只有10个月的小丙肝患者,他是怎么被感染的呢?原来他的姥爷是胃癌患者,做胃部分切除时,输血感染上了丙肝。姥爷特别喜欢外孙子,天天抱着,而且习惯把食物嚼完了后喂到他嘴里,认为这样小孩比较容易消化,结果就这么感染上了。“小孩6个月开始到10个月的出牙期,喜欢乱咬东西,很容易咬伤自己的嘴巴,再遇上个患丙肝的姥爷口对口喂东西,就容易导致把丙肝传染给孩子。”
1994年后输血者也别大意
“1994年后输血者也别大意。”张鸿飞教授告诉记者。
她前年跟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做实验的时候发现,我们国家的试剂盒还达不到美国的标准(包括特异性和敏感性)。所谓试剂盒就是检查抗体需要的试剂材料。用试剂盒打个比方:就像捞饺子用的漏勺,美国使用的是比较细一点的,捞上来的“饺子”漏下去的少,而我们使用的没有人家的细,漏下去的“饺子”就比较多,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输血都有风险。“因此我们特别呼吁,医生要严格掌握创伤性的操作,能不做创伤性操作的尽量不做,血制品的检测要严格控制。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性传播几率大吗?8852
- 02. 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7299
- 03. 预防丙肝,从“血”入手8098
- 04. 如何预防丙肝的发生?丙肝母婴传播高达4%~7%9512
- 05. 丙肝可以通过间接手段防治吗?6881
- 06. 怀孕期丙肝会传染孩子吗?丙肝孕妇该怎么办7808
热门阅读
- 01. 这些情况 表明肝病在恶化
- 02. 选用哪种方法治疗乙肝比较有效果
- 03. 乙肝患者病情加重的症状表现
- 04. 乙肝妈妈的传染危险性有多高?
- 05. 晚期肝细胞癌药物治疗
- 06. 晚期肝癌能治好吗?
- 07. 乙肝患者应尽量避免熬夜
- 08. 小三阳危害大吗?
- 09. 小三阳患者如何避免肝炎复发
- 10. 你对自己的肝病轻重很迷茫吗
图片推荐
乙肝抗病毒治疗后为什么要定期复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无论用干扰素或核苷类药(贺普丁、贺维力、博路定和替比夫定),无论治疗有效或无效,都必须定期复查。 抗病毒治疗后定期复查的目的,对有效的病人为了观察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脂肪肝是近些年来发病率上升最高的一类疾病,虽然患者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是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的还会形成肝硬化,因此对于脂肪肝我们需要及时治疗,但是
查出乙肝未治疗 26岁女孩肝硬化切除脾脏
26岁女孩小静8年前查出有乙肝,怕被人知道一直没治疗。近日,她因贫血晕倒被送到医院,才发现已是肝硬化加脾肿大,被迫手术切除脾脏。 小静与闺蜜在汉口马场角开了家服装店。从4年前开始,她就经常脸色苍白,
肝功能异常可以办理健康证吗?
咨询:昨天为办健康证,去医院做常规检查,结果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轻度异常,因很担心这种情况不能办理健康证,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肝功能异常可以办理健康证吗? 肝功能异常可以办理健康证吗?专家表示:健康证要
24岁女白领常加班熬夜 乙肝拖成肝癌晚期去世
3月18日是第16个全国爱肝日。来自市肿瘤防治办公室数据显示,我市近些年肝癌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年轻化趋势,好发于40多岁的男性,男女比例约为5:1。 我曾经接诊过一名24岁女白领,她平时上班拼命,
一对换肝人,牵手共人生
医务人员向换肝康复喜结连理的新郎杨木水(左二)和新娘吴方芹(左一)祝贺新婚 换肝康复的杨木水(右)和吴方芹欣喜地领到了结婚证书 26岁的杨木水是福建省将乐县余坊乡张都村人,因晚期肝硬化腹水于200
没有批号照做广告 网上医疗广告猫儿腻多多
“治湿疹皮炎荨麻疹一朝除”、“不透析不换肾治愈肾病”、“痛风系列疗法填补医学空白”、“无痛流产妇科炎症肛肠疾病”……日前,记者登录某医药类网站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医疗小广告跃入眼帘,似曾相识,让人有看
中国企业研发“新型生物人工肝系统” 为肝脏治疗争取时间
作为世界上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为肝病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近日,武汉一家公司成功研发生物人工肝技术,已完成人体临床前研究,将于四月份启动标杆三甲医院的人体临床实验。据了解,这种生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