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免疫学变化临床意义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061次
肝硬化免疫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肝硬化时肝脏的枯否氏细胞(Kupffer cell)不能有效地发挥吞噬滤过作用,使
门静脉血中的抗原不能被清除,以致出现高抗原血症。业已证明这些抗原主要是肠
原菌。大量的抗原刺激脾脏、淋巴结等免疫组织,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于是产生
了大量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是肠原菌刺激肝外免疫组织并由B细胞(浆
细胞)产生的Ig增多所致,肝脏本身无制造Ig的能力。因此,Ig、γ球蛋白和总球
蛋白增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肝功能试验异常,它们不直接反映肝脏损害,不能作为
肝功能评价的指标。但这些变化是肝脏间质细胞受累的表现与白细胞合成减少存在
着共同的病理基础,因此球蛋白增高伴有白蛋白减少时,对判定肝功损害有较大的
价值。
肝硬化的球蛋白增高与肝脏器质性变化程度相平行,升高愈显著表明器质性变化愈
明显,则预后愈差。
上一篇:肝硬化与出血
下一篇:早期肝硬化有娜些表现?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硬化的并发症有哪些? 这些并发症不可忽视9751
- 02. 肝硬化除了腹水还有什么症状12160
- 03. 肝硬化莫忽视身体信号 患者日常注意绝对禁酒7180
- 04. 儿童也会得肝硬化吗? 儿童肝硬化有哪些类型?9289
- 05. 教你区别肝硬化早期和晚期的症状10317
- 06. 肝硬化诊断检查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