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式饮食有益于脂肪肝
脂肪肝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随着肥胖、糖尿病的高发病率而逐年增加,但不少患者没有特异症状,只是通过体检才发现。专家指出,那些大腹便便、缺乏运动者极容易发病,“多吃少动”导致能量在肝脏内堆积,这是脂肪肝的主要诱因。脂肪肝与其他肝病、代谢综合症(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密切相关,而且易引起动脉硬化,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因此,早发现、早期治疗仍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案例分析
腰围超标者易得脂肪肝
50岁的王女士,腹隆,体型略微肥胖,近年来每年体检均发现高血脂和高血压,并有肝功能轻度异常。近日的再次体检中,又发现了重度脂肪肝。尽管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但在家人的催促下,她还是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相关的脂肪性肝病,向她解释了发病原因并说明了不积极治疗可能发展为进展性肝病的可能性,为她制定了饮食和运动计划,同时结合适当药物治疗。3个月后,王女士的体重和腰围逐渐下降。半年后,她的血脂、血尿酸和肝功能恢复正常,B超显示轻度脂肪肝。目前,她还在继续治疗中。
分析1:“腰腹型肥胖”容易患病王女士虽然体型并不过于肥胖,但其腹部过肥,属于“中央型肥胖”,因此,也是脂肪肝的易患人群。根据国际肥胖标准,体重指数(又称BMI,是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大于25千克/平方米为超重,大于30千克/平方米为肥胖。但肥胖一般又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两种。周围型肥胖主要指的是躯干肥胖如臀部、四肢等;中央型肥胖主要指的是腰部、腹部。其中,腰腹部肥胖者更容易患上脂肪肝。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型肥胖患者的BMI指数并不一定会达到国际肥胖标准,而突出的是其腰围超过一定标准,比如女性的腰围超过80厘米(两尺四)、男性的腰围超过94厘米(两尺七),这些人群就要格外注意脂肪肝的“侵袭”。
分析2:患者不一定都有症状表现
脂肪肝是一种慢性肝病,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半数以上的患者都像王女士那样没有什么特异症状,但有些患者会感到容易疲劳,有些还会感到肝区不适、隐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并不与疾病的组织学严重程度相关。脂肪肝的发生是能量失衡在肝脏上的表现,与遗传、环境、代谢因素相关,通常伴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等代谢综合征,尤其是有代谢综合症家族史的人更是本病的易患人群。部分患者即使B超、转氨酶检查都正常,仍不能排除罹患脂肪肝的可能。
分析3:脂肪肝“很可能非良性”
其实在临床上像王女士这样的病人还有很多。由于脂肪性肝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人把该病视为“良性”、“可治可不治”的疾病,贻误了及早发现和针对性治疗的合适时机,再加上目前治疗方法上缺少特效药物,导致部分病例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对于脂肪肝的预后评价,单纯性脂肪肝作为一种良性病变而无需治疗的观点目前已受到挑战。脂肪肝不仅会使30%左右的患者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而且还会使其他肝病如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下降。相关研究还发现,患有脂肪肝的病人远期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会升高。
如果患有脂肪肝,那么就需要进行4-6个月的基础治疗。所谓基础治疗,是指以饮食、运动、行为习惯相结合的非药物疗法,通常需由专业的营养师、运动师、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基础治疗方案,经过这样的治疗,有半数以上的病人异常生化指标往往能恢复正常,因此最初半年左右的治疗非常关键。
专家支招
“多吃少动”是诱因 每日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不合理,再加上缺乏运动,这些是诱发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因此,曾教授指出,防治脂肪肝的方法应该主要从调整饮食结构、积极参加运动这两方面着手。晚餐要吃得少
不吃早餐、抽烟喝酒、夜晚吃零食等不良习惯,导致能量在人体内聚积,就有可能诱发脂肪肝。尽管三餐配比需要因人而异,但曾民德教授建议,各人可以据己所需地选择“五分制”(即早、中、晚餐的份量比是2:2:1)或“三三四制”(即份量比是3:3:4),这两种份量配比的重点都在于“晚餐要少吃”。另外,还要养成平时不抽烟、少喝酒(男性每天不超过20克、女性每天不超过8克)、晚上十点以后不吃零食等好习惯。
“地中海式饮食”益健康
谈及饮食结构,曾民德教授认为,古老的“地中海式饮食”是有利于健康的,其主要特点就是简单、清淡以及富含营养。这种
特殊的饮食结构强调多吃蔬菜、水果、鱼、海鲜、豆类、坚果类食物,其次才是谷类,并且烹饪时要用植物油(含不饱合脂肪酸)来代替动物油(含饱合脂肪酸),尤其提倡用橄榄油。曾教授还认为,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能量应有一定控制范围,如女性应在2千卡左右,男性应在2.5千卡左右。当然,慢性肝病患者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用公式加以计算,如休息者的一天能量需要为:(身高(cm)-100)×35;轻度劳动者的一天能量需要为:(身高(cm)-100)×38。
积极运动不可少
曾教授建议,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应多站起来走走,平时适时参加一些体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以达到防治脂肪肝的效果。平时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漫步、跳舞等,每次一般可在30分钟左右,每周不少于4-5次,运动后心跳可控制在一定范围,其计算公式为:运动后心跳=170-年龄。但对于一些重度脂肪肝患者,特别是伴有肝功能异常、脂肪性肝炎、进展性肝硬化的患者而言,除基础治疗外,还须考虑药物治疗的方式。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哪些脂肪肝患者不适合运动疗法?9689
- 02. 脂肪肝患者的运动治疗方法都有哪些8443
- 03. 治疗肥胖性脂肪肝 减肥是关键8589
- 04. 6大脂肪肝治疗原则10250
- 05. 运动如何治疗脂肪肝8081
- 06. 轻度脂肪肝需要治疗吗8461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