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切忌盲目用药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至少有1.2亿。在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的今天,入学体检、婚前检查,使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暴露出来。为了入学,为了就业,许多乙肝病毒感染者迫切要求治疗,尤其是希望得到抗病毒治疗的良方。但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切忌盲目用药。
盲目相信广告病没治好反添病
一些乙肝患者为了治疗疾病,盲目相信一些广告。有一位患者因体检时发现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非常着急。他到医院看病,经过医生检查后,发现他是肝功能正常的乙肝“小三阳”患者。医生告诉他不用治疗。“不治疗怎么行?”他到处求医,盲目听信广告,花了近两万元钱,不但没有使乙肝病毒清除,还因药物中毒导致了药物性肾损害。
其实,目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的,疗效肯定的药物还没有,少数能够抑制病毒的药物只是使病毒的DNA阴转,或把e抗原阳性的“大三阳”状态转变成为e抗原阴性的“小三阳”状态。乙肝病毒感染的“小三阳”患者,如果肝功能正常,HBV DNA阴性,说明传染性很小,且病毒没有损伤肝细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乙肝病毒的“冬眠状态”。像这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我国是很多的,这些“冬眠状态”的“小三阳”感染者中只有不到约1/3的人会因为某种原因,使肝病发作,大多数感染者可健康生活。如果盲目相信广告乱用药,不仅不能治好肝病,有时还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造成其他器官的疾病,还有时甚至可激活“冬眠状态”病毒,造成肝功能异常。
虚假广告钻了盲目求医者的空子
一些患者看到一则抗乙肝药物在转基因鼠上试验的报道,就认为这种药物一定能治好乙型肝炎,到处打听这种基因治疗。一些虚假广告可比科学的研究快多了,转眼间“转基因治疗”成为时髦。
其实,动物试验离人类的疾病治疗还差得远呢!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都要按照国际上统一的GCP标准,经过临床前(动物)、Ⅰ期(健康人和少数病人)、Ⅱ期和Ⅲ期(国际多中心、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才能正式上市,有些药物还要经过Ⅳ期临床研究。在这些试验中,不仅要观察药物的有效性,还要观察其安全性。在这些试验结束前,谁也不能断定其是否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有时还可能半途而废。如国外前几年研究的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洛布卡韦(lobucavir)就是因为在试验的后期发现其可致鳞状上皮癌,因此已停止了临床试验。这一过程,至少要经过2~3年,不可能几天工夫就从小鼠身上用到了病人的身上。
选对药但没对症也算盲目治疗
看到近年来一些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出现,一些肝功能正常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为了达到清除乙肝病毒的效果,不论其是否适用,盲目地自行购药治疗。这些患者尽管在治疗的初期可以达到HBV DNA阴转的结果,但停药后仍会再次升高,其结果最终导致病毒发生耐药,甚至使以后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疗时,无法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
其实,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药物属于处方药,其最佳适应证是HBV DNA阳性,ALT反复波动在100~300单位的慢性活动性肝炎病人;也可以用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的肝硬化患者,肝、肾移植术和肿瘤化疗期、围手术期的乙肝感染者。这是由于我们在药物上市前的临床研究时已经证实这些药物对肝功能异常的患者疗效较好,对肝功能正常的患者疗效差。它只能起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作用,不能清除乙肝病毒。另外,由于一些新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在妊娠早期不应使用;干扰素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对血象也有抑制作用,有甲状腺疾患和白细胞较低的乙肝患者也应慎用。医生在治疗前还应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一般状况,并进行相应的检查才能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患者自行购药治疗是十分错误和危险的。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有病是要治疗,但治疗也需减少点盲目性。换句话说就是:要治好病,别花冤枉钱,更别花了冤枉钱没治好病又添病!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澳抗阳性之综合治疗8794
- 02. 慢性乙肝停药不能逐步减量7705
- 03. 乙肝有三大治疗方法 乙肝治疗要注意十大事项10157
- 04. 乙肝治疗停药后需要注意什么9078
- 05. 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是精确的检测7278
- 06. 中西医治乙肝,各有利弊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