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酗酒危害极大
一、肝脏病患者:饮酒过量损伤最大的是肝脏。肝脏是身体最大的化工厂,摄入身体的酒精95%以上通过肝脏代谢。正常人肝脏每日所承受的酒精新陈代谢能力约为每千克体重1克,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每日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遏制60克以下。有肝病的人肝脏本身新陈代谢功能就比正常人要差,若是再无节制地饮酒,会造成病情加重更甚于出现意外。
二、高血压、心脑血管病患者:适度饮酒可帮助血液的循环,但过多则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酒精可以使大脑兴奋、情绪激动、血管扩张,引发血压升高、心律不齐、心跳提升等不良症状,严重的可引发血管痉挛、急性心梗或血管破裂、脑出血甚至猝死。
三、糖尿病患者:有研究表明,饮酒与糖尿病之间寄居于U型关系,适度饮酒可下降糖尿病发病,过多饮酒则会加剧糖尿病。许多饮酒会导致糖新陈代谢失调,造成胰岛功能损害,引发血中葡萄糖浓度上升,加剧糖尿病症状。糖尿病患者,最是饮用不含糖的干红葡萄酒,不要饮用烈性白酒,不要空着肚子喝酒,更不可以酗酒。若是实在是盛情难却,可于酒中加点白开水或矿泉水把酒冲淡,从而减少酒精度和卡路里的含量。
四、胃肠疾病患者:过多饮酒,对机体的受损是多系统、多器官的,可引发消化不良、胃炎、胃流血、酒精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等。所以,患有胃溃疡、胃炎、肠炎、肾炎等疾病的病人都不宜饮酒,有痔疮的人也不宜饮酒。若是一定非喝不可要点到为止,在饮酒前尽可能先吃点菜或食物,不要空腹喝酒,既容易醉,又易伤胃。
五、打鼾人群:睡眠打鼾者本来上气道就比较窄,酒后入睡时酒精对上气道肌肉有直接的麻痹和松弛作用,这时候原来就狭窄的上气道就会发生反复的塌陷、阻塞,出现频繁的睡眠窒息现象。此类人群因夜间缺氧而易造成醒后口干、白天嗜睡、活动力很难集中或记忆力明显降低;脾气也因此变得暴躁易怒,还会出现晨起血压升高、夜尿增大等症状,而产生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脑中风等心脑血管事件几率也大大增大,这便是酒后”睡眠窒息综合征“。除此之外大量饮酒后大脑对窒息缺氧的唤醒反应变得迟钝,窒息时间延长,特别在下半夜会加剧,可能因此产生睡眠猝死。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节后预防酒精肝9137
- 02. 酒精——伤害肝脏的“毒药”8092
- 03. 摆脱酒精肝五招9933
- 04. 常见的酒精肝预防措施7665
- 05. 酒精肝的预防四要点10022
- 06. 夏季莫贪杯,谨防酒精肝上身9643
热门阅读
- 01. 甲肝患者如何正确吃水果?
- 02. 何谓“肝硬化”
- 03. 秋季大三阳患者如何养肝?
- 04. 肝病患者做好心理调节很重要 这3个小妙招送给你!
- 05.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该如何护理?
- 06. 肝炎患者牙龈或鼻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 07. 为肝病患者推荐的食疗方
- 08. 对肝腹水患者的病情有益的食物都有哪些?
- 09. 肝硬化常现7种合并感染 诱发肝性脑病危害大
- 10. 冬季养肝汤
图片推荐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溧阳60岁男子皮肤起红疹 肝内竟住着寄生虫
来自溧阳的张大爷,今年60岁,家里是做水果生意的,最近一段时间,张大爷老是觉得皮肤瘙痒,因为水果店新进了一批猕猴桃,所以一开始张大爷以为是猕猴桃过敏,就随意买了些止痒药膏。一段时间以后,张大爷发现原先
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
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乙肝不同于其他疾病,其治疗周期较长,因此,患者一定要做好定期随访工作,以便于观察治疗的效果。那么,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事项?对此,肝病医院专家做出详细解答。 乙肝治疗有哪些注意
香港大学研究发现抗氧化物助长肝癌细胞
抗氧化物被视为可以防癌,但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动物实验发现,抗氧化物反而会刺激肝癌细胞生长,建议肝癌患者应避免服用高剂量的抗氧化物补充剂,如维他命A、C或E。 港大医学院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刊载于《美国国家
丙肝早治疗 6成能治愈
你做过手术,有过输血史吗?你有过文身、文眉、穿耳环孔吗?你有过不洁性生活史吗?你使用过不洁注射器或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拔牙吗?有时可能伴有无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不好或精力难以
什么原因可导致间接胆红素高?
咨询:我肝功检查单上,胆红素指标异常,间接胆红素20.1,很是担心与疑惑,不晓得是什么原因所致,什么原因可导致间接胆红素高?请教专家,希望帮我做下解答,谢谢。 肝病专家就此疑问指出:间接胆红素的正常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
为规范慢性肝炎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很大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