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肝为什么要护脾?
据《保健时报》报道,张仲景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治肝为什么要护脾?该如何护脾?
专家说,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在五行学说中,肝木克脾土,其中“克”是制约、约束的意思。也就是说肝对脾发挥着调节、制约的作用,这种相克关系有助于脏腑之间功能的相互协调。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粗微气血,为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就像土壤一样滋养着万物。但脾属阴,其体淖泽,其性板滞,滞则易郁,必需依赖肝的活泼、开散疏泄之性,才能正常发挥作用。
但是,如果肝患了疾病,就不能正常行使对脾正常的协调功能了。如肝病患者常常肝气郁结,肝火过旺,就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肝对脾克伐太过,即过度的制约脾的功能,或对脾不能正常行使升散疏泄的作用,这样就会伤害到脾,导致脾病,这就是所说“知肝传脾”。中医将这种过度相克称之为“相乘”,即肝克脾转变为肝乘脾。因为脾病,不能正常运化所食之物,不能将之化生为营养物质,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患有肝病的病人,面黄肌瘦、食欲不好、没有力气。时间久了,脾不能正常提供精微物质,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就会出现贫血,面色萎黄。因脾不能正常运化体内的水湿,水湿内停,积留在腹,就可见肝病的病人大腹便便,腹水鼓胀。这些都是因为肝对脾的克伐太过造成的。所以,根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思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肝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就要特别重视健脾、护脾。
专家介绍说,在五脏里肾被称为先天之本,而脾被称为后天之本。足可见脾脏对人生命的重要性。
以下是肝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要注意起居有度,注意休养,但也要适量轻微活动,同时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思虑郁怒,因为思伤脾、郁怒伤肝。要特别注意饮食,以营养丰富但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宜,平时要注意包含三宜,即食宜软、食宜温、食宜细嚼慢咽。不要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不好消化的食品。平素可注意多进食具有健脾作用的食物,如大枣、茯苓、扁豆、山药、莲子等。此外,脾病患者不宜多吃酸味食物。可以少食多餐,忌饥饱无常、暴饮暴食。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节前保肝莫入六个雷池9546
- 02. 几种提高乙肝大三阳免疫力的饮食9282
- 03. 心情好 肝脏也会开开心心!8732
- 04. 爱肝护肝有窍门9281
- 05. 慢性肝炎饮用牛奶要谨慎8250
- 06. 乙肝患者要定期检查,莫等肝癌再后悔7300
导致丙肝久治不愈的原因是什么
王子莲:乙肝妈妈的饮食营养治
陈金军:警惕脂肪肝的危害—静
女人乳头变色也可能是肝病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
国内外专家共论肝病治疗新进展
打乙肝疫苗后不出现抗体怎么办
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
科学家用乳牙干细胞育出肝细胞
“新肝宝贝”过元旦!这一方法
肝伤易丧命 养肝护肝做到4要
安钧璨肝癌去世 令人深思
怎样预防乙肝患者出现肝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肝硬化腹
乙肝转肝硬化有哪些症状表现?
肝硬化腹水还能活多久?
长期乏力小心肝出了问题
肝病患者就诊量增多 专家建议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陈培哲:肝癌如何不反复 控制
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